一把柳丝孰解收。玉栏干上和烟搭。元上座恁么道却将如禅德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尽情撒向诸人面前了也。莫有识机宜底汉试出来通个消息看。一僧喝拂袖而出。师云直饶恁么翻身去。犹隔渠侬半月程。

  荐室人难亡请秉拂。同心带结锦鸳鸯。忽地榴红染碧裳。粉瘦胭消今已矣。郎怀耿耿未能忘。既未能忘则设斋求荐。理所必然。元上座更不用别吐尖新多方曲引。记得古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已故朱氏就向这里会去。便知生也是幻。死也是幻。生也唱随不离是幻。死也白刃横身亦是幻。乃至死死生生遍一切处苦乐因仍总无非是幻。从上诸圣尽在此幻海中头出头没。互相激扬。六道四生尽在此幻海中流转轮回无有休息。然虽如是。且毕竟向什么处与朱氏的的相见。呈拄杖云。还见么。万叠云山藏不得。觉华斜露一枝春。

  秉拂。生死事大迅速无常。一息不来便同灰壤。所以汝我出家儿。须趁色力康健参究此事。莫只贪图快乐蹉过时光。况今兵燹相仍。人民离苦。柴荒米贵。处处皆然。而我辈犹得赖佛祖余庥遵安居旧范。高堂巨厦坐卧经行。粥饭茶汤现成受用。若不知惭识愧。信施何以能消。是用着实加鞭方见初心无负。但此事不必别求。秪在当人四大六根里灵灵弗昧了了常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不敢正眼觑着。惟许当人直下承当。自然透顶透底。众中有直下承当者试出来通一机转一语。与他古人命脉相契。元上座望风展拜有分。设或未然。莫怪压良为贱。更下一个注脚。世事茫茫没了期。自家活计猛提撕。忽然提到无提处。咄。这一句子要汝自道。元上座今日有口终不肯为说破。便起身。

  保子请秉拂。脑后圆光万丈高。谁人分上减丝毫。秪因弗信长抛却。致使云烟结转牢。以拂子拂一拂云。元上座尽力拂开了也。直得纯清绝点如明镜以含空。照烛无私似红轮而印水。可以安家乐业。可以集祉消殃。可以种未来胜因。可以维正法眼藏。父慈子孝。各归本然。日用行持了无异念。且本然一句如何道。须知义重恩深处。利刃刚刀割不开。

  明经朱季充请秉拂。岁序星驰急。人情波底忙。千门无寿药。一镜有秋霜。若欲志心求解脱。除非参叩大觉王。且大觉王在什么处。头长三尺不是赵州殿里底。项短二寸岂干荆叟烂冬瓜。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管取当前显露触目现成。般若智圆金刚体固。寿算重重数不尽。福资岁岁集无涯。忽有个汉出来道今日举唱将谓有惊群迈俗之谈。原来如三家村里王长老念诵相似。元上座心不负人面无惭色。秪轻轻向他道恰是。何以如此。还钱就货当行家。种谷几曾生豆麻。

  (海盐县马门顾氏法名超辉捐赀助刻祈保
 先夫承溪公往生净土并自身寿命延长者)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四终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五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小参上

  开堂晚小参。师云药山小参不点灯。德山小参不答话。莲峰灯也要点话也要答。有不受人瞒底出众相见。一僧拂袖便出。师云好个仙陀。又一僧出礼拜。师打云汝又上钓作么。乃云有机有境有问有答。总属情识计较边事。若论当人真实一着子。决不在是。故虽世尊出世达磨西来。亦只巧设权宜。曲为方便。要且三乘十二部不是世尊说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是达磨传底。须知别有能说能传者在。诸人还识得么。寻常着衣吃饭行坐打眠。以至一静一动无非全承渠力。既各全承渠力。则个个分上曾受丝毫许计较也无。曾受丝毫许移易也无。所以道世尊不出世。达磨不西来。佛法遍天下。谈玄口不开。且如何是遍天下底佛法。举拂云白云流水依然在。翠竹黄花何处无。

  小参举应庵和尚住莞山示众偈云。三十三州七十僧。驴腮马额得人憎。诸方若具罗龙手。今日无因到净明。后雪岩钦和尚拈云。应庵老祖开了这般大口。至今合不得。报恩道八十余人十七州。相看尽是恶冤仇。诸方有道不肯学。来共山僧作对头。到这里有口却无开处。师云二远祖少卖弄。莲峰亦有一偈举似大众。百日禅期十月开。家尝无计可安排。人来共聚难分析。捏起拳头趁一回。到这里大似有口欲开开不得。欲合合不得。然虽如是也要诸方简点。

  小参。踢万别截千差。横身异类意气堪夸。路见大虫云是汝。令人长忆古玄沙。遂举百丈海禅师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丈问汝何人也。老人云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师乃拈拄杖云。不落因果为什么堕野狐身。左边卓一卓云过这边着。不昧因果为什么脱野狐身。右边卓一卓云过这边着。诸人还知落处么。若也知得莲峰功不浪施。其或未然更听重下注脚。复卓一卓云。堕也如是堕。脱也如是脱。何止五百生。转转自超越。汝这一队野狐又来觅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