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书十六问以博笑如大海不让细流幸一一答我俾志于道者因指见月不致认贼作子是所愿望。

  尝闻祸不入谨家之门主人藏室深固幽远客作贱人如何得见。

  衲僧家如一团火焰相似等闲触着便烧一切圣凡生物无个趋泊处贼子作么生入。

  三千里外见淆讹犹是接引之辞同门出入者因甚端倪莫辨。

  古德道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因甚经行宴息尝在其中者衣钵下物贼偷不觉。

  又道识得不为冤六贼起处寤寐昭然因甚养命之源都被断却。

  声和响顺形直影端主人公心言俱直旷劫至今中间永无诸委曲相因甚客作者勾贼破家。

  贼不打贫儿家赤骨律地衲僧因甚着贼。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步步踏佛阶梯者因甚家亲作祟。

  穷子舍父逃逝不顾家宝六贼诈现亲附断道抄掠溯流穷源何缘得到与么地。

  真正学道人三世诸佛觅起处了不可得穿窬之徒向甚处着眼。

  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乃衲僧家寻常步履因甚食到口边被人夺却。

  灵锋在握杀活临时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普州人夜半放乌鸡因甚当面蹉过。

  瑞岩香严所居密迩惺惺石上满口含霜主人公声声应诺他时后日则且置即今因甚受人谩。

  近有五六贼子时时逐境乘风盗人家宝亦能露体隐形应机接物病僧若据令而行一个个教渠口挂壁上如今不识好恶者多且自坐观成败香严既有不欺之力因甚当断不断。

  家无小使不成君子奴儿婢子毕竟少不得往往致贼来家则情理难容若不翻转面皮如何得家国安宁去。

  十八界贼出没无时去后来先者镬汤无冷处有国有家者眉毛鼻孔不足惜草鞋拄杖边不得草草。

  复口占二偈

客是何人主是谁尿床开眼足堪悲香严略自较些子逐出家亲使贼儿

病叟自言解忌口问端十六从何有东君化母若知音万象森罗须倒走

  请负舂充磨疏

  伏以曹溪派衍渊渊于无住而生东山道振步步从石头路滑百丈衍大义而开田不作不食雪峰择法眼于菜叶亘古亘今历观从上先德未有不从众艺门而一饱忘百饥不事事而流长传远者虽至尊在日未免马麦终朝金粟载来犹然请饭香积信乎法轮未转食轮先转矣惟我和尚竭四体之勤秉单传之令不插标建刹宝所随身不运钁挥斤平田遍野粟棘蓬深味饱餐不容口入铁酸馅横拈倒把下手无从大矣哉一雨普滋奈之何根苗有异某等既不克振家声奚复坐观成败有五人焉同心协力舍其揖让追卢老之风忘尔劳谦理演师之调毋烦击三下碓嘴生花敢辞旋一匝通身汗出宝惜放下谨披下载清风叶落归根敬启来时无口敢冀和尚垂山海之容鉴刍荛之恳或作金牛饭普济十方或为云门饼和盘托出俾人间天上无饥馁之忧佛国魔宫诵饱餐之德若夫施者不名福田供者堕三恶道离清净法不到彼岸随业受报复何辞焉。

  古颂选小序

  癸未春王以沉酣病废扶风曳杖循乞人间圣制时因馆于东瓯之日新寺寺近城隍而青山在目流水绕户古木蔽日幽鸟近人宛尔山林风味主者亦雅澹且多经传长夏无事杖履萧然瞌睡之余日读古僧史一二则以为茗碗药罏其机缘偈颂多有未睹闻者每开卷无问佛祖魔外酖毒醍醐凡爽心快口能醉人能醒人能夺人目光能堕人意解者辄为点额无何西风落木万户捣衣霜雪零离破衲不禁夜冷因思山中水牯牛地罏边头角何似复顾臂长袂短何以展水草之私用命管摭点额者若干则用作还山时异乡物色嘻金屑虽贵落眼成翳知我罪我我何辞焉惟只眼具者不于水中见月则盆盎池沼觌面全提林野城寰孤辉洞耀何必穷四海水周大千界而后为得也虽然若遇卒风暴雨时更宜珍重脚下。

  读松门轶草

  尝闻古之为人臣子者袛知有君父不知有己身夙兴夜寐惟虑君父之德教不章化被不广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喜而不昧闻一过则晓夜忧惶以思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虽至杀身去国唯念己之忠诚未尽不能格君心之非曾不以过咎归之君父也其耿耿之衷不求闻达于人自千古不灭盖人之经常为易处变为难是以大虞之事父母柳宁之经邦国孔孟之中心悦而诚服者以其处变之不异也使于盛明之世国有圣君良佐家有贤父兄虽中下之士皆可勉之为忠孝以经尝之易也故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时难乃见君子之用心也乙酉夏四月和尚以父命出山途惊国变其间蹈白刃冒霜雪艰危险阻无入而不自得者不可胜纪若乃皇皇焉以君国为忧道法为任视天下如一家观万有如一体以致身命之所不惜孝义之所惓惓者自有呵护者冥识岂小子所能述哉岁二周旋锡还山相对於邑不能成语欷歔慨息仍以君国道法为言无一言及他事次日侍者坚公以松门轶草及白华诸颂见示病不能阅旬日后扶病展读卷未终口而悲感交切嗟乎为人子弟者不能分忧任事拾遗补过以显父师之德虽生犹罔生也然道人行藏形同幻出心如太虚舌头不出口而言满天下脚跟不点地而身遍十方何得失毁誉之高下乎第使后之学者见勺水而知有全潮亦吾辈存心之一端也抑亦万行中摄化之一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