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寻。多年捞摸始相亲。今朝岂是闲提出。要使阎浮人见真咄。

      又

普门大士示多身。遍历尘间六道行。逆顺强良慈一体。故将多手接多情。

      又

普门大士状千般。随相生情被孰瞒。昨日入廛今出海。何曾异却半毫端。

      又

不向街头卖。冷坐待人来。问着篮中物。言鱼口错开。

  达磨

一函经一拄杖。一个钵盂随身放。梁皇殿上圣亦无。少室峰前法岂剩。默然趺坐语如雷。九十六种俱胆丧。接得神光一个儿。断臂安心作榜样。

      又

杖头经脚下苇。褰裳濡足谁相委。不因走入惊人浪。那得竿头称意鱼。

      又

采宝须凭识宝人。阳春雪曲孰曾闻。不是祖师来太早。要留样子晓儿孙。

  寿亭侯

协力匡先主。全凭偃月刀。七军谋已决。三足鼎时操。破壁光炎汉。封金压魏曹。书中明底事。尽可悟英豪。

  天童密和尚像赞

一条白棒不离宴坐。是圣是凡毫无放过。打断命根犹未歇手。直待再苏有出身路。出身路。未举棒前都蹉过。

      又

世寿七十七。说法二十五。万指常绕围。半字何曾吐。牵出杨岐三脚驴。便教认取玄沙虎。

  邵先生遗真

心宇邵先生。余生未相识。所以睹尊容。是非莫能决。或曰是先生。余乃未敢诺。或曰非先生。余亦未敢别。不诺不别间。恰与先生合。先生达生理。故曰带不来。先生达死理。故曰带不去。不来与不去。此是无生诀。无生无不生。生生继不绝。临行三嘱言。子孙遵未歇。于此见先生。先生奚生灭。

  冶堂孙居士小像

童子倚杖而立。冶翁执拂而坐。余欲发其高谊。未敢轻意露布不露布午夜正明天晓不露。

  一空禅师小像

秦山曾结社东塔共参。随破家散宅后。天涯各自趋。愧我多飘泊。羡君独掩扉兀坐。三十载陶然如一日。生平不露头角。临终稍吐风规咄。莫待夜行刚把火。直须当道与人知。

  湘南居士乞题行乐

长松下怪石旁。挥羽扇坐琴床。一段天机急须自荐。讨尽世间便宜。不落思算彷徨。待伊转得身时。方好吃余痛棒。

  明湛法师像

听出声。见超色。一点孤明湛然不息。有时升座谈经。有时跏趺静默。欲识阿师行履。不落圣凡阶级。

  俞秋来小像

是僧非僧。是俗非俗。三教精通。百氏咸熟。突出乌珠仔细看。展开两手是什么。非但净名杜口鼻。祖也道不识。

  白斋律师像

四大本空人人著相。五蕴非有。念念攀缘著相故。莫肯舍其一毛攀缘。故谁能空于一念。一念若空舍全身。不吝四相。不着燃诸体。何难顾尔白斋。其见是欤。两手秪存五指。一身备及万行。古之药王善见即今白斋。今之白斋即古药王善见。分实不分相。原无相。浑古今为一体。济五浊而无方。

  先老和尚赞

铜棺山顶大彻。禹门堂上亲传。一条白棒振起。济北将坠之纲宗。六坐道场直指积劫沉埋之故宝。若贫儿遇王父受用无穷。似病子得良医了生脱死。慈悲莫及恩大难酬。当年不遇提携。今日何从得识。寤寐寻思无可酬。舍己从人堪报德。

      又

若言是我师。我师已去世。若言非我师。面目浑不异。是与不是总皆虚。我师之真红冶知。

      又

老汉从来没样。丹青妄描其状。若还是我本师。那有间功坐上忙。忙六道拯迷流。度尽众生方了愿。

      又

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通身一条棒。棒下令人透。果能透体露。堂堂无别有咄。

  岩芝师小像

才出龙池门。开辟罄山去。今将四十年。撑天并拄地。有耳谁不闻。有眼谁不见。露柱挂灯笼。山门朝佛殿。一生参学事已成。两手相扶犹不放。

  护法镇府杨公像赞

堂堂杨公。维周之虎。世出名胄。在夫子所。爰及公身。继光乃祖。不烦一矢。定兹南土。吴民艾安。辞禄养素。德望信人。功烈远播。晚归法王。作法金汤。追美大年。为纪为纲。物外世间。并济休光。眉宇丰隆。实维杨公。南山有松。媲美斯容。

  侍者纯素为师祖洞然请题像赞

欲识洞然师。从来未常晤。忽见纸上的恍然。如会过者个即洞然。只恐成差误者个非。洞然眉目谁遮护。直须掇转太虚看。万象光中全体露。亭亭兮玉树丰标。凛凛兮冰壶襟度。琅玕山里建丛林。妙泉堂上真慈父。轮珠静坐默无言。从教海底旋乌兔。咄悬向高堂。松苍石古。

  云停耿居士像

身居浊世意尚清闲。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