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

  处世如驾虚舟。过而不留。到而不住。此至人之境也。至人之心与天地合。故天如万物。如我心。如一切。如梦焉夫梦无心欤。

  处大不得意之境。其心晏如。居甚荣遇之地。其心淡如。非平素操守到家。物不能迁者。不与也。

  凡事觉于未然者寡。悔于已然者众。昔季文子贵三思。孔子云再斯。愚云。更加思。上智者。一思有重。在季文则以三思。予则十思犹不足。

  自古英雄得志。皆从困厄中来。自古圣贤得道。皆从怕苦中来。是故困不极。志不发。苦不极道不成。不愤不起。不悱不发。其为如予何。

  无心者道之本也。有念者识之根也。识能生欲。欲能亡我。我既亡矣。安能入道。故善造道者。在得无心。无心则百。非不生万。机齐备。

  爱欲生于心。如醍醐罐里着鸩毒。嗔怒发于念。如清冷云中霹雳火。痴想萌于怀。如太虚空中起黑云。

  宇宙中。有最大利。虽日亲之。而不能见者。心也。有最大害。虽日避之。而不能远者。欲也。心本于象帝已前欲根于形色之初。故象起于心。身生于欲。其源远流长。非聪明睿智不能当。非英雄豪杰不能断噫甚。矣大。虽猛虎热铁。交横于前。犹甘心投焉。故曰无敌。

  心体原虚。丧于实。识性原有。丧于无。譬之火性从上。水性自下。识性丧而心珠圆。心体实而识神胜。是以圣人。虚处令实。实处还虚。颠倒目前。怡神旷劫。

  有我受故。憎爱从之而生。毁誉自此而发。做了个常戚戚之人。无我所故。生死无繇而作。是非无地而兴。才是坦荡荡之士。噫。我之难忘者久矣。非神悟于机先者。不能当境无事。

  意生章

  若要知死从何处去。先须知生向何处来。知梦觉底源。便知生死去处。知生死去处。便永脱生死。

  人只知闭眼梦。而不知开眼亦梦。只知形亡而死。而不知身存亦死。盖生死是念也。非关其形。有形亡而神不亡者。有神亡而形不亡者。有神形都亡者。有神形都不亡者。是则形依神而有。神假真心而有。圆明真心中。无梦无觉。无生无死。无生无不生。虽终日生死。而不见有生死之相。是为神明。是为遍知。是为大觉。觉破世间大梦故。

  予每寝时。尝查考这梦。从何处起正思虑间忽然睡着。即不繇我。梦中昏昏惚惚。似明白。似不明白。但一味只随妄境。牵引去者多矣。若梦魂引不去。白昼惑不得。此人于道。有少分相应。

  学者工夫。得力不得力。须从梦中查考。我初时作梦。如以黑屋入黑屋。后来作梦。如走月下灯影中。而今做梦。如太虚空。飞片浮云。

  工夫到一分。梦境清一分。世情重一分。心境浊一分。欲得梦觉无惑。须大放下世情。做到语不干之工夫。欲得梦觉无惑。须得一水清珠。能清浊水。然此珠。非历尽辛勤。则大不容易。

  予尝以睡觉后。或清晨时。或至晚临睡时。却自打点。此一夜所做的。好梦歹梦。此一日所为之恶事善事。有功无功。及一日两日。一月两月。所做之梦。所为之事。成甚边事。从幼至壮。这半生前。及无数生前。所作所为。成甚边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今成败盛衰。欣悲苦乐。成甚边事。后来无数劫。无数生事。又成甚边事。

  每到睡时将身心世界闲非杂扰。一切放下外境不侵。内心自净。如水溶月。如山住云。无一毫思议于其间。则知天地如寄。物我如化。自家一个身心。亦如梦中人也。

  人之欲睡。而竟睡不著者。都是尘打搅。睡着而梦境昏惚者。亦是尘打搅。

  人有生必有死。生如寄客。死如转车。父母妻儿。如逆旅中人。舍此就彼。就彼舍此。凡千百年中。不知几多舍而几多取。而不觉之。昼必作。夜必寐。寐而复作。自古及今。而不觉之。春之生物也。必夏长。夏长后秋收。秋收又冬藏。又复春生。自古及今。而不觉之。世界之初成也。而后住。住而后坏。坏而后空。空又复成。自古及今。而不觉之。

  人说至人无梦。予谓不谓无梦。谓至人知梦知梦则无梦也。不知则梦也。昔者空生夜梦说六波罗密信相梦金鼓。尧梦攀天而上。汤梦及天而饴黄帝梦游华胥。孔子梦奠于两楹皆无梦也。

  法身无梦。漏身有梦意生身无梦。分段身有梦圆觉无梦。缘觉有梦。佛无梦。菩萨有梦。

  有囿梦者。有知梦者。有无梦者。有了梦者。囿梦者。迷于梦也。知梦者。梦皆觉也。无梦者。觉亦梦也。了梦者。无觉觉梦。无梦梦觉也。

  古人言。学道须识梦中人。予谓会得一梦字。学道之能事毕矣。

  善人行善。所梦皆善。不善人行不善。所梦亦不善。生者梦生。而死者梦死。皆念头起也。

  梦本无体。随心转变。有两人同一梦。而各事不同。有人人异梦。而其事一体。有梦中虽吉。而返兆于凶。有最险之象。而多应乎吉。有一梦而十人所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