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中吐舌。故曰纵饶枯木生花去。返照荒郊不值钱。岂云梅因寒彻迸些花。而于功位上强作主乎。既不识迹混尘埃。而敢明其挟带乎。古德云。黑白未分前已过。又岂肯向白处看消息。而待寻春截树丫乎。首句以地闭天凝冻转加。不过学人进修阶级。总使寒威彻骨。不能攀虬龙而驱虎豹。穿岩壑而入烟波。秪可望隔篱之觢何尝睹露地之牛。将欲透金针而穿劫外。以窥其奥者。吾未之见也。又着以瓮中不走折脚鳖。可惜三峰一生行脚。全身困在瓮中。若不打破瓮时。直挨至弥勒下生还无起日。绝不闻莫守寒岩异草青。坐断白云终不妙。故将大慧一语。看为实法。诚如所见。当作回护字用。不当作回互旨看矣。若易乾坤之互卦。无互中而有互。舍一而进。叠以成之。绝内绝外。神化莫测。余互亦然。是之言互者。用如转环。古人立法味此。若毫忽之差。则不应律吕矣。针拶不入。水洒不湿。犹是打瓦钻龟汉。若不向露柱扬声处。讨个分晓。正好坐参三十年。或失脚迸断红线方知石头路滑。宜深心密证。不宜坐守枯桩。吾固云大慧斯问。倒弄颠拈。或未可测。递后之俊杰。欲追求斯道者。得向大海里翻个转身。则不指涔蹄勺水为巨浪。久久或堪同入此保社。

  峰问景欣言见解人多。行解人万中无一个。若识不尽。敢道轮回去在。且道识尽底人。毕竟是见解。是行解。即今日应万事。在那里安身立命。

  峰着云。脚底知前路。

  颂曰。

  髑髅干尽生青草。不借流萤一线光。敲到第三双眼直不知入地上天堂。

  师着云断碑横古路。霜月豁虚怀。

  颂曰。

  敲风打雨浑闲事。转觉难同绝顶光。迸出海门秋后影。尚余残照落虚堂。

  师答云。交光互彩。彼彼同明。识尽无依。见行俱彻景欣斯语。病学人之理事未圆。过在行说不到。非万中无一二也。所云见到者。握土成金。触处圆满。理无碍也。超诸见量。离诸有作。事无碍也。不取一法不舍一法。理事无碍也。体用浑忘。理事不立。事事无碍也。若犹存见谛。是名食不消。如黑夜见物。开口则堕理障。所作则堕事障。安得行解相应乎。现前既是黑漫漫地。识情流注。何必待眼光落地之轮回乎。若不得其真。似叶公迷笔下之龙。能忘情于见。如李广穿乌菟之石。果得真见。则见且不立。况一切作用而不圆满乎。自能坐致太平。高蹈毗卢。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复欲问其识尽底人。毕竟是见解乎。行解乎。日应万事。在那里安身立命乎。呵呵。目前山是山。水是水。人谓之婴儿。吾亦与之为婴儿。人谓之町畦。吾亦与之为町畦。吾亦不知有见解。有行解。亦不知识尽。识不尽。在天而天。在人而人。故曰四海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既尽髑髅之识。必豁正眼于顶门。能诛不戴之臣。荒服悉归于阙下。山河眉目里。又何须问取脚跟。万法一微尘。决不假萤光半线。峰没却景欣活路。自遭眯眼重围。故着个脚底知前路。余不妨为汝添个注脚。乃云终是黑漫漫。其颂中道髑髅干尽生青草。余一喝云。犹有气息在。次云不借流萤一线光。余云秪恐全身在里许。又云敲到第三双眼直。余云亦非至宝。结云不知入地上天堂。余云终是乱走。据此一颂。本无大过。何至逐句破消。非构言路之风涛。为剪执迷之所向。不得不为一按剑也。如前二句。以洞宗髑髅无识眼初明。今颂为干尽生青草。宛若腐萤一线之光。终不能全彰见行。勿须宝也。唯言所重。全在知玄而复知要。一一敲去。敲到第三句。则双眼始直。发尖上迸将出来。天堂地狱。独步超方。以他宗之浅劣难同。吾法之优深可贵。宛如博奕。浑似斗鸡。既不忘见执之波。奚以消权实之用。总于出生入死。如花开花落。遇顺处逆。似流水浮沤。斯虽履实地而不辜。但犹倚功勋于力驭。况欲向法镜内。数白论黄。每夸惊人之业。恐遭明眼之讥。急令钻得透。敲得直。要且未具见解之圆满。行解之相应。殊不知暖不在火。凉不在风。明不在日。暗不在魄。会得毗卢不堕凡夫。不会普贤失其境界。是故萤火可热须弥。滴水可浸巨岳。不起于座而遍尘刹。不假一法。而彻蠛蠓。大千捏聚。万类全该。岂可列瓶盘之有异。目钗钏以无同。既不没升沉之见。必当和万窍之音。峰果不存秦楚之别。则刮尽景欣热肠一片。究空无住住。裂破不闻闻。末法所赖。在斯一举。读者事当审诸。

  峰问子归就父。又道推爷向里头。且道推者是阿谁。既是推爷向里。谁是同时不识之祖。

  峰着云。秤锤落井又泥深。

  颂曰。

  翻转青铜镜背看。朱砂斑厚圹泥干。光生不用揩磨旧。汉制从来体自圆。

  师着云。丫角昆仑齐伏道。谩教帝释放天关。

  又云。禹迹功虽异。难明大舜神。

  颂曰。

  无事无身未易看。始终机尽见情干。梦回石女来新照。不借菱花点缺圆。

  师答云。法灯朗照。方知见底浮沉。正令当行。须假重瞳再鉴。封帘掩密室之风。绝侣脱交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