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就里大有差别。何不各人向自己生死上打算一翻。如谓主人翁毕竟到生死时还是作得主。还是不用作主。者一段直下明白底作么生销缴。又如说是说非时。做好做恶时得不分别么。寤时。梦时得恒一么。惺惺时。寂寂时。散乱时。静定时。思惟时。无记时。总无走作么。假如有顸颟佛性。拨无因果之流作何辨白。到此慎毋儱侗。于今说底会底多是儱侗。所以佛法身心打做两橛。暗地里有许多不相应处。人前又开大口。贻羞佛祖。魔魅后昆。莫此为甚。须知者椿大事实实有个彻证时候。天下尽大深山穷谷未尝无真实亲到之人。不似于今时流。称杨称郑。不识因果。自欺欺人。决招地狱。告汝学人。慎厥去就。毋遗后患。

  金刚三昧经偈曰。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是诸分别。是法非生灭。此正缘起无生之旨也。所以云。一念缘起无生。顿超三乘十地。而学者多忽之。不知佛祖相传。唯重于此。法华。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又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此意最为幽远。以故后文复露本怀云。如来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夫唯诸法无性。所以佛种必藉缘起。若一向那边。又谁知有与么事。但末世凡夫智量狭小。知得与么事。却又奈一切不何。以此不得不推迟八刻。殊不知总非他事。圆觉云。譬如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楞伽云。诸法无法体。我说唯是心。不见于自心。而起于分别。若能见自本心。灭诸分别。所灭既灭。能灭亦灭。正当是时。如梦被驱而忽觉。还观所梦心境俱尽。华严云。如是自性。如幻如梦。如影如像。悉不成就。圆觉云。如人自断其首。首既断故无能断者。又云。诸幻虽尽。不入断灭。枣柏曰。但使自无情见。大智逾明。万法体空。无转变相。以此观之。十世古今不离当念。无边刹海不隔自他。良由众生妄生分别。故有彼我久暂。若证知一切境界皆佛境界。无净无秽。无成无破。无古无今。无我相。无涅槃。念念如法法如则。法华所云。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不其然乎。虽然。凡圣一真。犹存见隔。执药成病。不觉不知。不见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起信论亦曰。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真如。学者耽于随顺。不知离念而欲得入。是犹拟东行而西向也。悲夫。

  此事本非甚难。但得不变易便休。若要不变易。除是作得主宰。曹山云。若作得主宰即是不变易。若作不得主宰便是变易。又云。但是菩提涅槃。烦恼无明等总是不要免。乃至世间粗重之事。但知有便得不要免。免即同变易去也。乃至成佛菩提涅槃。此等殃祸不小。因甚么如此。只为变易。若不变易。直须触处自由始得。噫。天然尝道。不得硬作主宰。为甚么又道要作得主宰。祇为构他去便是硬作主宰。便是变易。假如菩提涅槃。烦恼无明等总是。还构个什么。到者里免与不免总不要构他。若向者里如箭离弦。如门落臼。如薪尽火灭。始有自由分。方是作得主宰。不是硬作主宰。虽然。若非个人。就使与么也是平地起波涛。所以云。痴人前说梦不得。

  今之学云门者。徒见其上大人扇子 跳。及占波共新罗斗额等语。以为出格独脱。便任意揣摩。递相传授。殊不知他家大有来由。何不看陈尊宿当时才见门来。便擒住云。速道。速道。门愕然。州托开云。秦时 轹钻。门于此大悟。他后每见僧来。便顾着云。鉴。待僧拟议。便云。咦。古今相传。皆谓云门顾鉴咦三句之旨。正从此来。所以渠语句自有着落。不是胡乱道得。即临济大师亦云。大凡举唱宗乘。须一句中具三玄三要始得。后来虽善知识亦不敢与他家事。此雪峰称为古佛也。噫。师承之妙。非可勉强而知。然不以不知而遂损。视今之顸颟之流。为何如哉。

  洞山偏正五位大有济上风味。而直捷之与精密各自成家。乃知解之徒谓曹洞不及临济。皆因汾阳已悟洞上之旨。复疑临济有长处。后见首山。果获大彻。此固实录也。殊不知因缘时节大有原故。是不可以一人而咎法时节未至。即如汾阳先悟玄要。后见洞上尊宿。亦安知不更有大彻耶。所以此事唯贵真悟。悟则事同一家。自知差别端的。不悟则千头万绪。难以凑泊。即如偏正之旨。唯亲证乃知。亲证者从自己胸中流出。与古人契合。始为相应。不然尽力摹写。写得逼真。也是刻舟。非愚则狂耳。偶忆原颂。赏极玄旨。因用韵和之。录原颂后。以识古今同风之意。原颂曰。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昔日嫌。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更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正中来。无中有路出尘埃。若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偏中至。两刀交锋不须避。好手还同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和曰。正中偏。一路樵歌南陌前。千年积恨甘心也。暂尔猖狂且莫嫌。偏中正。面目分明何用镜。大家女子解含羞。岂学娇娆来照影。正中来。雪里虚空绝点埃。皇风皞皞非关帝。惭杀春秋天下才。偏中至。雪拥蓝关无躲避。不风流处也风流。有气志时添气志。兼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