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精气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禁咒。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前四行平声后六行去声)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染字函第八卷)。

  金刚经颂云。

如星翳灯幻。皆为喻无常。漏识修因果。谁言得久长。危脆同泡露。如云影电光。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冤家尚作父母想  教法肯生人我心

  圆觉经云。观彼冤家。如己父母。

  华严经云。菩萨等观世间众生。犹如一子。欲令皆得最上安乐。(章字函第六卷)。

  永嘉云。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直入三涂代苦来  总教一切成佛去

  华严经云。菩萨见诸众生。作恶受苦。以是障故。不见三宝。我代彼苦。令其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怯。何以故。决愿荷负一切众生。至于地狱畜生险难之处。以身为质赎彼解脱。(章字函第三卷)。

  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释疑品

 但知恶吉而善凶  讵识因随而果应

  传灯云。二十祖阇夜多。问十九祖曰。我父母素信三宝。而常萦疾瘵。凡所营作。皆不如意。而我邻舍。久为栴陀罗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尊者曰。何足疑乎。且善恶之报。有三时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便谓亡因果。虚罪福。殊不知影响相随。毫厘靡忒。纵经百千万劫。亦不磨灭。时阇夜多闻是语已。顿释所疑。(振字函第一卷)。

 莫怪瞿昙之恶子  争柰神尧亦有朱

  弘明集。问曰。佛道无为。乐施与持戒。兢兢如临深渊者。今沙门耽好酒浆。或畜妻子。取贱卖贵。此乃世之伪。而佛道谓之无为。牟子曰。工输能与人斤斧绳墨。而不能使人巧。圣人能授人道。而不能使人履而行之也。皋陶能罪盗人。不能使贫夫为夷齐。五刑能诛无状。不能使恶人为曾闵。尧不能化丹朱。周公不能训管蔡。岂唐教之不着。周道之不备哉。然无如恶人何也。当患人之不能行。岂可谓佛道有恶乎。(集字函第一卷)。

  证验品

 有天福尽投驴腹  非佛谁能脱彼殃

  譬喻经云。有帝释天。五德离身。自知福尽。甚大忧愁。念三界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往到佛所。时佛坐禅。入普济三昧。天帝作礼。伏地志心。三归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驴母腹中作子。时驴自解。走瓦坏间。践坏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复反。还为天帝。佛三昧觉赞言。善哉。能于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已毕。更不勤苦。佛为说法。得须阤洹道。(兽字函第一卷)。

 沙门诵经超天界  ○庾信谤法报龟形

  法苑珠林云。冥报记。唐遂州人。赵文信。贞观元年。暴死。三日后。还苏云。至阎王所。见有一僧。王先唤问。一生以来。修何功德。师云。唯诵金刚般若。王忽惊起。合掌赞言。善哉。既诵般若。当得升天。何错来此。王言未讫。忽有天衣下来。引师上天。次唤文信。前问。汝修是何功德。答言。一生以来。不修佛经。唯好庾信文章集录。王言。其庾信者。大罪人也。现此受苦。颇曾识不。覆云。虽读渠文章。不识其人。王即遣人引出。庾信。乃见一龟多头。龟去少时。现一人来道。我便是庾信。为在生时。好作文章。妄引佛经。以杂俗书。诽谤佛法。谓言不及孔老之教。今受龟身苦也。(稿字函第八卷)。

  第三门

 ○果于此道可入  岂离自己本来

  托胎品

 由三因缘感后有  亦三事合入其胎

  本事经云。佛告苾刍。当知三因三缘。能感后有。云何为三。所谓无明未断故。爱未弃故。业未息故。由是因缘。能感后有。所以者何。业为良田。识为种子。爱为溉灌。无明无智。无了无见。之所覆蔽。识便安住欲有。色有无色有处。欲最为下。色为其中。无色为妙。由欲界业。感异熟果。正现在前。故可施设。此为欲有。当于尔时。业为良田。识为种子。爱为溉灌。识便安住下欲有处。若色界无色界。感异熟果。亦复如是。(甚字函第六卷)。

  毗婆论。父母并中有(死有之后生有之前)三事和合者。谓父及母俱起淫贪。而共合会。母身调适无病。是时者。所谓起贪。身心悦豫。故名调适。母腹清净。无风热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