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无增减。出真珠等宝。大身众生。皆住其中。同一咸味。是为八。我此正法。亦复如是。渐渐制。渐渐教。渐渐学。我诸弟子。于所制戒。终不敢越。有犯必黜。不宿容之。杂类出家。皆舍本姓。称释子沙门。诸善男子出家。多得无余涅槃而无增减。有种种法宝。所谓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有诸大人四果等众住正法中。若有入者。同一解脱味。(和字函第八卷)。

  四。世界成立

  阿含经云。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来。各有身光。飞行自在。见有地肥。极为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体重无光。日月始生。因贪食故。地肥灭没。复生婆罗。婆罗灭没。复生粳米。长四寸许。朝割暮生。食彼米故。方分男形女相。行不净行。彼便作家。于中懒堕。众生便作是念。多取粳米为一日食。乃至积聚。渐至七日。米随所割。暮不复生。因此造作田种。立以标榜。于是有一众生。而入他田。窃取他稻。便相拳斗。众生举一智者三摩多为守田主。若可诃者。当令彼诃。我曹所得稻谷。当以输送。是田主谓之刹利种。其有舍家入山求道。远离恶法。谓婆罗门种。习业自营。谓之居士种。习诸伎艺。以为生活。谓之首阤罗种。是四种中。有人思惟。世间恩爱污秽不净。何足贪着。所以舍家。剃除须发。法服求道。我是沙门。(履字函第十卷映字函第七卷)。

  楞严经云。佛告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云云)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长庆注云。此一段经大意。皆由不了一心致有山河大地。是业识之所招感。若此恶道又为福报也)。复次佛言。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长庆注云。虚空生汝心内犹如云点太清者。此说由汝妄想有世界生也。况诸世界在虚空者。况则喻也。此说虚空生汝心内。喻如世界在于虚空也。一人归元。十方销殒。云何国土而不振裂者。有人悟道时。诸魔外宫殿崩坏。如正法念处经云。一子出家。尚感诸天欢喜相贺。一人悟道。空中振裂焉。敢不信也)。○(出第九卷)。

  庄椿云。四种人所观不同。一凡夫人见三界为乐。法华云。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于诸欲染。贪着深固。二二乘人见三界为苦。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三菩萨人观三界唯空。

  楞严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犹如空华。本无所有。四诸佛人观三界唯心。楞严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五。四洲风物

  须弥山东有天下。名东弗于逮。其土正圆。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圆。身长三肘半。三百岁(少出多减)。以谷帛珠玑市易自活。

  ○须弥山西有天下。名西瞿耶尼。其土形如半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尔。身长三肘半。二百岁(少出多减)。以牛羊珠宝市易自活。

  ○须弥山南有天下。名南阎浮提。其土南狭北广。状如车箱。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尔。身长三肘半。百岁(少出多减)。以金银珍宝谷帛市活。

  ○须弥山北有天下。名北郁单曰。其土正方。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方。像彼地形。身长七肘。衣重二两。寿千岁。无增减。食自然粳米。天味具足以为揣食。无有市易。持生自活。无我我所。起欲心时。则熟视女人舍之而去。彼女随后往诣园林。若彼女人。是彼男子父母中表之亲。不应行欲者。树不曲荫。各自散去。若非亲应行欲者。树则曲荫其身。随意娱乐。彼人怀妊。七八日便产。随生男女。置于路头。舍之而去。诸有行人。出指令嗽。指出指乳。过七日已。其儿成长。与彼人等。男向男众。女向女众。彼人命终。置四衢道。有忧慰禅伽鸟。接彼死尸。置于他方。(履字函第十卷。映字函第七卷)。

  正念处经云。郁单越人。于山障外彻见无碍。耳之所闻。若远若近。若大若小。而皆得闻。弗婆提人(亦名弗于逮)。于黑闇中。亦见众色。耳识所缘尽一箭道。瞿阤尼人(亦名瞿耶尼)。眼识所缘。山壁无碍。眼识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