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时遍行闻已,发无漏智。付法偈曰:言下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苦行勤修路转增  悬崖撒手事何曾
 隔墙见角知牛在  一种平常继祖灯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罗阅城人,行化至那提国,王常自在问曰:罗阅土风与此何异?祖曰:彼土曾三佛出世,今王国有二师化导。王曰:二师者谁?祖曰:即王之次子摩拏罗,乃其一也,吾虽德薄,敢当其一。时王方同祖语,忽使者报:有象巨万逼城。祖曰:拏罗出,患解矣。王遂命之。拏罗出城,向象大喝,城为震动,象皆颠仆驰散。于是,王大敬信,命拏罗依祖出家。祖授付法偈曰: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宾主相看风土扬  乡谈谚语灼然彰
 众流截断知端的  海底泥牛趁夜光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行化西印度,知月氏国有鹤勒那比丘,堪为法器,乃躬往化之。时鹤勒那以昔缘故,感鹤众相随,见祖遂问:有何方便,令彼解脱?祖曰:我有无上法宝,汝当听受,化未来际。即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时鹤众闻偈,咸飞鸣而去。

 众鹤追随业自殊  一机掣断始无疑
 飞鸣濯濯衔恩去  物外超然识得伊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

  中印度师子比丘问:我欲求道,当何用心?祖曰:汝欲求道,无所用心。曰:既无用心,谁作佛事?祖曰:若有用心,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经云:我所作功德而无我所故。师子闻已,即入佛慧。祖告曰:我灭后五十年,北天竺国当有难起婴在汝身,今以法眼付嘱于汝,善自护持。乃说付法偈曰: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

 缦天网子颇相宜  打凤罗龙蓦面欺
 一句了然超百亿  三贤十圣那能知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求法嗣于罽宾国,遇一长者引一子问祖曰:此子名斯多,当生便拳左手,今二十年终未能舒。祖即以手接曰:可还我珠。童子遽开手奉珠。众皆惊异。长者令之出家,以前缘故,复名婆舍斯多。祖即告之曰:吾师密有悬记,罹难非久,如来正法眼藏,今嘱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祖说偈已,复以僧伽黎密付斯多,俾之他国。斯多受教,乃抵南天。

 捏紧拳头二十年  才逢识者便开拳
 目前多少淆讹事  只许渠侬到处圆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受师子祖嘱,独迈南天,潜隐山谷,天德王、迎供王有二子,长曰德胜,次曰不如密多。密多和柔,德胜凶暴。及即位,惑外道说,欲抑祖,密多谏德胜囚之,乃诘祖曰:师子尊者已遇罽宾国王难,何缘付法?祖出尊者先所付僧伽黎示胜,胜命焚之,衣出五色光,薪尽如故,胜乃追悔礼祖,立出密多。密多遂求祖出家。祖问曰:汝欲出家,当为何事?密多曰:我若出家,不为其事。祖曰:不为何事?密多曰:不为俗事。祖曰:当为何事?密多曰:当为佛事。祖曰:王子智慧天至。即度出家,侍祖六年,乃付法偈曰: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密多受偈,问:衣可传乎?祖曰:此衣为难故,假以证汝身,无难何假传衣?密多作礼。

 罽宾挥剑一臂堕  德胜焚衣满面惭
 迥绝是非亲嫡骨  绳绳不断语喃喃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得法,至东印度,王坚固敬信于祖。祖曰:王国有圣,当继我法。时国中有婆罗门子,年二十,幼失父母,不知名氏,或自称璎珞,人遂呼为璎珞童子,丐行间里。有问:汝行何急?即曰:汝行何缓?问:何姓?即曰:与汝同姓。人莫测之。一日,祖与王同车而出,璎珞稽首自陈往因,祖乃名为般若多罗,付法偈曰: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无头无尾不曾藏  逼塞虚空孰敢量
 瑟瑟金风轻泄漏  枝枝丹桂自芬芳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因南印度,香至王供以宝珠,祖即取试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否?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逾也。第三王子菩提多罗曰: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宝不自宝,要假智宝,以明法宝。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祖叹其辩慧,乃复问曰:于诸物中,何物无相?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