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願承是懺悔。一切諸惡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慈和忠孝。謙卑忍辱。知廉識耻。先意問訊。
  慈。翻前(第一節殺害眾生等。第三節食生鱠等。第六節捶打驅使僮僕等。第七節食肉擾餞嫉妒勝事等)。和。翻前(第二節慠誕輕慢闘亂等。第四節跋扈抵揬。第七節慘毒備起煩惱等)。忠。翻前(第一節妄言見鬼等。第五節欺誑自活等。第六節撤橋杜路等)。孝(與上慈義同)。謙卑者。道生于卑退。德生于安和。經云。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翻前(第二節慠誕自高大輕慢等。第三節排揬淨眾等)。忍辱。翻前(第二節闘亂不避親疎等)。知廉。翻前(第一節解奏等第四節希望僥倖等。第五節臨財無讓不廉等)。先意問訊。華嚴離世間品。菩薩有十種手中。第三先意問訊手。舒展右掌。相迎引故。此謙卑義也。
  循良正謹。清潔義讓。遠離惡友。常遇善緣。收攝六情。守護三業。捍勞忍苦。心不退沒。立菩提志。不負眾生。
  循。順。良。善也。正。是端正。謹。是謹慎清潔。則不貪汙。義讓。則臨財不苟得也。遠惡友。翻前(第三節狎近惡友文)常遇善緣。翻前諸惡猛風。吹罪薪火熾然。微善俱焚等。收攝六情。情。識也。眼等六識。不攀緣六塵。翻前六念不經心文。守護三業。不縱十惡。翻放逸自恣等。捍勞忍苦。捍。是勇猛。精進之謂。翻前懈怠懶惰等。立菩提志。即發菩提心。發心必度生。故不負(坊本作荷負。非)。
  發願已。歸命禮諸佛(結前生後)。
  南無毗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結前起後)。
  向來已懺悔煩惱障。已懺悔業障。所餘報障。今當次第披陳懺悔。
  先。雙結二障。所餘下。生後果報中。地獄至修羅四惡道。及人中天中無量餘報。皆次第懺悔(大經云。餘報有三。一。煩惱餘報。若人習近貪欲。報熟。則墮地獄。獄出。受畜生身。鴿。雀。鴛鴦。鸚鵡。青雀。魚。鼈。獼猴。麞鹿。是也。得人身。則受黃門女人二報無根。設得出家。犯初重戒。若人以殷重心。習近嗔恚報熟。墮獄。獄出。受畜生身。毒蛇。師子。虎狼。鷹鷂等是也。若得人身。具足十六諸惡律儀。設得出家。犯第二重戒若有修習。愚癡報熟墮獄。獄出。受畜生身。象。猪。牛。羊。蚤虱蚊虫等形。得人身。則聾盲瘖瘂。癃殘背僂。諸根不具。不得受法。設得出家。諸根闇鈍。喜犯重戒乃至五錢。若習憍慢報熟墮獄。獄出。受畜生身。糞虫。駝驢。大。馬。設生人中。愛奴婢身。貧窮乞匃。設得出家。為人輕賤。破第四戒。如是煩惱餘報。唯修集大涅槃。故悉得斷除。除已。則餘業皆淨。披。開也。陳。列也。憶先所犯以求懺也)。
  經中說言。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唯有懺悔力。乃能得除滅。
  此引婆羅門避死經偈也。佛言罪有二種。一者業障。二者報障。若具此二。則不受化。昔兄弟四人學仙。各得五通。自知壽盡。以通力避死。一涌空中藏形。一入大海。三百六十六萬里。下不至底。處于其中。一劈山隱形石間。自謂無常對來。無從而覓。一匿之地中。然俱不免死。入空者。墮地如果熟落。入海者死為魚[日*敢]。如餌墮河。隱山者。死為獸吞。如鳥餧鷹。入地者。死時如剎竽倒。佛既觀知。謂此四人。欲捨宿對。三毒未除。安免此患(兩藏皆石字。有改石為市。恐誤耳。受報報字。本經是業字)。方。即所向之方。古德云。道無方所。明之在人。法離見聞。斷之在智。葢業報與道相反。亦應云。業報無方所。脫之在人。法離縛解。燭之在智。
  何以知然。釋提桓因。五衰相現。恐懼切心。歸誠三寶。五相即滅得延天年。如是等比。經教所明。其事非一。
  涅槃云。諸天五衰。謂頭上華萎。腋下汗出。下染裳垢。身體臭穢。不樂本座。此大五衰。必死之相。又俱舍云。衣服絕香身光忽滅。浴滴沾身。本性囂馳。兩目眴運。此小五衰。遇勝緣。猶可解。非定死相。觀得延天年語。必是小五衰。釋提桓因。此云能作。天帝釋也(大經云。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其身體。柔軟細滑見五相時。極受大苦。與地獄無別譬喻經云。有帝釋天。五德離身。自知福盡。甚大憂愁。念三界中。唯佛救苦。特到佛所。時佛正入普濟三昧。帝作禮伏地。志心三歸佛法僧眾。未起之間。其命忽出。便入陶家驢母腹中。時驢自解走瓦坯間。踐壞坯器。主怒。打之。尋時傷胎。其神復返。還為天帝。佛三昧覺。讚言善哉。能于殞命之際。歸命三尊。罪對已畢。更不勤苦。佛為說法。得須陀洹道)。比(音閉)。輩也。類也。事非一有一。一。經法所明。不止一種。二。有懺不懺之別故。
  故知懺悔。實能滅[示*(囟-乂+古)]。但凡夫之人。若不值善友獎導。則靡惡而不造。致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