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生報也。又迦羅富王。見佛為其宮女說法。遂生惡心。先截耳。次劓鼻。次刖手足。因多劫修慈悲故。感四天王心忿。雨沙礫石。王怖。求懺。佛言。我心無嗔。亦如無貪。何知無嗔。我矢之曰。若真無嗔。令我此身平復如故。語已遂得平復。又如有人示獵師熊處。及寶色鹿。其手墮落。是惡業。現受果報。經云。今世造善惡。今生受苦樂者。名順現報。如君主孝慈訓世。則祥雲布。壽星現。恩及物。則醴泉出。嘉苗秀。此為善之驗。樵夫指熊而臂落。酒客啖[夕/肉]以皮穿。是為惡之驗也)。
  生報業者。此生作善作惡。來生受報。
  二。來生受報。如持戒人。深發誓願。願常得淨戒之身。若有眾生。壽百年時。八十年中。作輪王化生(經云。若今世造善惡因。來世方受苦樂果。名順生報。所以瓶沙轉報于四天。有相改生於六欲)。
  後報業者。或是過去無量生中作善作惡。於此生中受。或在未來無量生中。方受其報。
  三。多生後不定之報。如今世造善惡。從第三生已去。乃至百千生方受。名順後報(因造今生。報終後世。伽吒七返而享餘慶。那律久劫而受遠福)。已上三種皆定業。
  若今(時本作向者)行惡之人。現在見好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善業熟故。所以現在有此樂果。豈關現在作諸惡業而得好報。
  (此行惡。下行善二節。明三報意。正釋行惡得好等。二疑重在業字。不重報字)後報善業者。是前生善業。至今生方熟。今受樂果。是過去生報。或多生已前。善業熟故。現今得樂。豈真現作諸惡。反得好報耶(現在見好。應前是事諧偶句)。
  若今行善之人。現在縈苦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惡業熟故。現在善根力弱。不能排遣。是故得此苦報。豈關現在作善而招惡報。
  行善反招惡報。由宿障也。縈苦。善人被苦縈纏也。排遣。袪而消之也。現在善根力弱。過去惡業力強。強能勝弱。故不能排遣。所謂強者先牽也。
  何以知然(南藏作所以然者)。現見世間為善之者。人所讚歎。人所尊重。故知未來必招樂果(先徵。現見下。釋)。過去既有如此惡業。所以諸佛菩薩教令親近善友。共行懺悔。
  (首二句。與前皆是業力所作呼應)教近善友。示惡友當離也。共行懺悔者。無論怨親。但肯回心向道。便與偕行。
  善知識者。於得道中則為全利。是故今日至誠。歸依於佛。
  善知識。所謂善友也。全。對半言。全利猶得全珠。圓滿利盡也(內有善心。外有善友。則表裏洞徹。如得如意珠。五方圓照。五色齊彰。若止趂己能。獨修獨善。借使上上根。止成辟支。只救得一邊。政似半珠。所以要須親近良師。若無師承。不得方便。非善修也。世間一小技藝。畢竟經師指授。自然得宜。若無師範。終不如法。況出世間上上法乎)。
  (某甲)等無始以來至于今日。積惡如恒沙。造罪滿大地。捨身與受身。不覺亦不知。
  積惡等一偈。標。下文廣舉業相(與上七種方便心反照應)。梵語殑伽。此云恒河(從高流下。廣一由旬。長不知數。沙細如麪。佛說多數。即以此喻)。捨身受身者。謂生生死死。捨此身又受他身也。身世相隔。不啻醉夢。即今所受身。尚不覺來因。亦安知過去所作之惡業乎(前云過去既有如此惡業是總。下文別開。計三十一節)。
  或作五逆深厚纏濁。無間罪業。
  一。五逆者。弒父。害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罪如海深地厚。兼乎十纏)。混亂淨心。故云濁無間罪。即阿鼻獄因(無間有五。即趣果無間。受苦無間。時無間。命無間。形無間。有此罪業。必招惡報。下倣此)。
  或造一闡提。斷根善業○輕誣佛語。謗方等業。
  二。梵語一闡提。此云信不具(撥無因果。謗三寶人。下文。俱是斷善根罪)。極惡意業。惡友為緣。上慢邪見。不畏惡道。無悲愍心(大經云。佛法中死屍。謂闡提。犯四重禁。五無間罪。誹謗方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愛〕畜八種不淨物。佛物。僧物。隨意而用。或於比丘。比丘尼。作非法事。是名死屍。佛法海中。决不容受。又云。譬如三器。一。完。喻菩薩。二。漏。喻聲聞。三。破。喻一闡提。亦如三種病人。俱至醫所。一。易治。二。難治。三。不可治。不可治者。喻闡提。乃至殺害蚊子。猶得殺罪。殺一闡提。無有殺罪)。三。佛語如如意珠。隨方現色。應眾生心。說四教。利三根。實當尊重。信以為真。反云佛教從無說有。是誣也。
  破滅三寶。毀正法業○不信罪福。起十惡業。
  四。三寶有拔濟之恩。非佛。無以垂教。非僧。無以弘通(大經云。有二種人謗三寶。一。不信。嗔恚心故。二。雖信。不解義故。若人信心無智慧。則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信心。則增長邪見。問。何等人不謗三寶。答。大經云。若言闡提。捨一闡提。於異身中。得無上菩提。是人即謗三寶。若言闡提。能生善根。生已。相續不斷。得無上菩提。當知是人不謗三寶)。五。不信(即疑字)為因。起惡造業也。身三。口四。意三。共成十(問。用何方便治惡人。答。如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