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二生死。經就通相。總說惑業果報。為四生死。古德方便生死位。配初二三地。因緣生死。配在四五六地。有有生死。配在七八九地。無有生死。配在十地者非也。然舊攝論。約二十二無明。感十一麤重報。配四生死者。其義何耶。謂初四地。未得諦視。無漏業隱。雖有因緣。而沒其名。故從方便立生死名。五六七地。是出世位。無漏因顯。於中亦有未受果故。故從因緣受生死名。八九十地。已受變易。此三地中。雖已受果。而後更有第十一報。是故唯名有有生死。第十地出分。是最後身。此後更無受果報故。是故名為無有生死。是則配位義異。辨性義異。是故四生死。約十一報。配四三三一。於理無違。

  第七會釋三種意生者

  三種意生。有其二門。一通就三乘。如上所引。唯識之文。依勝鬘經。謂阿羅漢獨覺。及得自在菩薩。自在菩薩者。或初地上。已得無漏生自在故。或七地上。入無生忍位故。或八地上。得無功用故。法華論云。初地已離分段生死。故知初地受意生身。入楞伽經第四卷云。大慧。說寂靜法。得證清淨無我之相。入遠行地。入遠行地已。得無量三昧自在。如意生身。故知七地。亦得意生身。然未一向。二遍就菩薩十地。建立三種意生身。如入楞伽第五卷云。有三種意生身。何等為三。一者得三昧樂三摩跋提意生身。二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三者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菩薩從於初地。如實修行。得上上地證知之相。何者得三昧樂三摩跋提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中。自心寂靜。行種種行。大海心波轉識之相。三摩跋提樂。名意識生。以見自心境界故。如實知有無相。是名意生身相。何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謂於八地中。觀察覺了。得諸法無相。廣說乃至得如意自在。隨入諸佛國士大眾。是名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何者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謂自界內自證一切法。如實樂相。法相樂故。是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解云。初二地中。亦得三昧樂意生身。但以未得定自在故。略而不說。又釋云。初二意生身。舉中攝初後。謂初意生身。舉三四五地。即攝初二。及第六地。第二身者。舉第八地。即攝第七。及第九地。若不爾者。所不舉者。名何意生。初二既舉。中攝初後。第三意生。不舉自顯。是故經中。不列位也。

  第八問答

  唯識第八。有四問答。彼具顯故。此不更述。

  ○三求義林

  三求。略五門分別。一名。二體。三暴流。及相相攝。四七隨眠。五諸論不同。

  一名者

  求者求義。則持業釋也。

  二體者

  即欲界一切煩惱。及俱時心心所法。身語業。除邪教力起。及正見執。或生得善等。諸如上俱為欲求體性者求。即色無色界。除無漏。及正見方便善。順無漏者。及邪教力起。餘一切法。為有體性。若唯言梵行求。即欲色無色。三界正見。及生得善。無漏身語業等。皆梵行求體性。若言邪梵行求者。即三界邪教力起。并身語業等。是第三求體性。今解不同。已會釋。如六十五有文會此。覓不見文。錯勘籍也。

  三暴流

  有四。謂欲。有。見。無明。解云。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及見。皆欲暴流。即五門下。除無明見。計體可知。是欲流體。有流則色無色五門。計體如上。所餘更除瞋。是有流體。無明即三界無明。見則三界五見。如大論八十九云。欲界上品貪。未離欲者起。是欲界流。已除身在上貪者。是有流。外道從門論。有餘二起流。惡見名流。即六十二見。五見中四見。見因緣云何。無明為一名無明流。則識見。此據增上多分語。如實知前說。及六十五有。今此三求差別。若准對法第七卷初云。初流是欲求。第二流是有求。即通色無色界。後二流則邪梵行求。則通三界等。今此文欲求。攝欲流不盡。則除三惡趣。以唯攝三欲生故。有求不攝第四禪及四空處等。雖然理亦無違。如對法第七卷。與此互有寬狹。彼欲求上五趣。即簡無明見。此雖在人天。即兼取無明見。是欲求論趣寬事狹。此論趣狹事寬故。然約趣約界別。二邊俱得。如對法第六卷。則欲界五趣。一切種皆欲求故。論由欲求力。不脫欲界。招欲界苦者。是有求。此論不通第四禪及無色界及第七。初兼第四及四無色。則除彼無明見。彼地寬趣狹。此乃趣寬地狹。如彼第六末。通地種論。即由有求力。不說二界。招色無色苦。論梵求如此論文。唯在第四四無色。則順外一切求煩惱。皆邪求體性。如第七卷。即三界無明見。皆邪求體性。如第六卷。則招三界生死。皆是邪求體性。彼第七界。地寬趣狹。此論趣寬地狹。唯在第四定。及四空。不在下故。如第六卷。即三界皆是。此乃實論。如此論。雖言四無色。未必即取一切。取一切種。有求雖別貪慢等。在下故。約種言三。初流欲求。第二流有求。第三四流。是邪梵行求。約界言之。欲求在欲界三趣。實通五趣。有求在色。除第四定。實亦通。邪梵行等。在第四禪。及以無色。論云不約言。即第四禪辨無色界。此論約三欲樂生與論。故不同。此則第三暴流及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