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思業有。即愛取有。更不別觀。無明行。不異愛取有。是故苦集二諦觀。齊識退還。如是逆觀苦集諦已。知是生死之源。將欲斷除。方為滅道之觀。先觀老死滅。次觀老死由誰得。謂由道。即觀道能證滅。如是觀滅道二諦。始從老死。至其行支。有四十四智。問何故苦集之觀。至識而還。滅道之觀。越識而至行。答苦集相續。一周便還。滅道斷除。所以至行。

  清淨非安立觀者

  無分別智體合如理。心境二冥。非假施設。標以非妄立之名。諸惑永滅。示其清淨之目。於中有二。一順二逆。先順觀。由無分別智。見諦斷無明。無明滅行不生。乃至老死苦不有。無明滅故慧解脫。相應諸惑滅故心解脫。無明滅故無發行。諸惑滅故無現生。業惑無故。後果不續。得無學。得無學已。逆觀所滅生死苦果。由誰滅。謂由行。乃至行由誰滅。由無明。合有三種緣生滅。又作七十七智。觀十二支者。一一支中有三智。一觀因智。二審因智。三法住智。觀因智。謂觀老死從誰生。由生生。次審因智。更審觀老死。從生生。此二智別觀三世。一支上合有六智。法住智。總觀三世。謂老死從生生。一支有一。除無明。取十一支。即有十一智。合前六十六智。即有七十七智。十二支。一一支逆順觀。各有四諦。如觀老死。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總有四十四智。逆觀十一支。一一中有二因。觀推因智審因智。令知根本。過去現在亦爾。觀十二支因緣故。名法住智。總有七十七智。
  (已上開元五年。正月十六日。僧玄儼在緇州讀之。以此功德。普及含生。共成佛果云云)。
  已上法苑義林卷第四。

  ○二種生死章

  二種生死義。八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辨相。四差別。五依位地。六與四種生死相攝。七會釋三種意生身。八問答分別。

  一出體者

  分段生死。以十二支中五果。及生死老七支為體。餘支但為生死因緣。非正生死體也。此位但取異熟無記。通於色心。總別果報。若單別報。即非體攝。故論云。分段生死者。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麤異熟果。變易生死。亦以異熟色心總別果報為體。不取無明及無漏業為體。此體但是無覆無記。唯有漏故。論云不思議變易生死者。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

  第二釋名者

  言生死者。是相違釋。生與死違。各別表故。勝鬘經云。有受報起名生。有受報沒名死。此釋總名。次釋別名。言分段者。論云身命長短。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若分段屬因。生死是果。分段之生死故。是依主釋。若分段屬果。分段即生死故。是持業釋。言變易者。論云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如前分段通於二釋。變易之言。屬因屬果。義皆得故。

  三辨相者

  於中分二。初辨分段相。後辨變易相。就分段中。有二不同。一散資。二定資。散資復二。順受橫受。言順受者。即十二支。始從無明。次第乃至老死。輪轉受任運果。隨業修住。壽有長短。不假聞思為緣。捨財以資。故名順受。言橫受者。見其壽行短促。唯限三五十年。其人福行極勝。即以聞思二慧為因。或捨衣物施於眾僧。或憑念誦。造經造像。由此福力。願令長壽。皆以聞思二慧。為方便故。如其所願。延令長。故名橫受。此二合名散資。第二定資者。於中有三。一外緣資。二內緣資。三雜修靜慮資。外緣資者。如初果人乃至第四果人。入邊際定。後出定捨衣鉢。資感現身。因令長時與果。此人或先入定。後方捨衣鉢。或先捨後方入定。皆不遮之。二唯內緣資者。謂如第三果人。依未至定。或根本定。資受身業。令地地及處處。所受之身。得長壽故。然依未至定為正。或得根本方資何妨。三雜修靜慮資者。初以有漏。資五淨居以下四業。次以無漏。資助初念有漏。中間無漏。後念有漏。或初無漏。中間有漏。後念無漏。如是或多或少。資下古業。得彼受身。故名雜修。已上並名分段。次辨變易。於中有二。一迴趣。二直往。初迴趣中。若有學三果迴心者。得以無漏資此。雖未得純無漏心。而資業時。不用有漏。故所練身。名為變易。不同雜修業有漏間雜。謂若預流迴心者。如佛地云。或有迴心。即伏餘惑。而受變易。或有至第七生。方受變易。其餘二果。如應當知。若欲界中。經生聖者。無容更受上界身故。知資欲界所受身也。即以此身。至金剛心。後時身雖往自在宮。而所留身。即欲界攝。此菩薩第八無漏。亦以欲界異熟識。為等無間緣。若不還者。受上界身。色界四地中。隨應受身。即練此身。至金剛心。若無學果迴心者。亦以無漏資有漏業。雖未能得純無漏心。而資業時。不雜有漏。是故不名雜修業也。直往人中。一類菩薩。七地以前。即受變易。此亦雖未得純無漏心。而資業時。唯用無漏。故所受身亦名變易也。一類菩薩。至第八地。方受變易。此位唯以無漏資故。故所練身。定是變易。即資第四靜慮舊業。仍以此身。至金剛心。雖最後身。更以十地勝無漏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