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加行善種子定成就。現行有成不成就。約離縛斷者。此諸善入見道有具一分不成就。種子不成就者。要解脫道。無漏加行善。種子定成就。現行有不成就。不在此分別威儀等四無記中。欲界中威儀工巧種子定成。現有不成。加行自在者亦爾。有成不成。變化定不成就。異熟生者。種子定成就。現行有成不成。約離縛入見道。亦有一分現行不成。種子在解脫道。定不成就。

  第四約識辨界者

  五識中欲界唯種子成就。無自在就。眼耳二有自在成就。色界中唯有三種子成就。無色全無。餘通三界。欲界有七。謂染二善二無記三。色界中六。污一善二無記三。除工巧。無色有四。污一善二無記一。心數心欲界具除輕安。色界有染。無隨中大八小三。不定中有尋伺。無色類此。隨其所應成不成。第六中三界有自在。若無漏者。第七亦有自在成。第八唯種子。約因果以論。第八果唯自在。因但種子。第六七因具三。果唯自在。因中五識眼耳有自在。亦可。八地已上五俱亦有自在。三慧欲界有聞思。色界有聞修。無色有修。若定菩薩果定不。

  第五約位者

  資糧位中。染污現行。以聞思所伏。有不成者。不共無明等。加行位中。染污中分別俱生二見現行俱不成。生得善及加行善。種子自在定成。現行定不成。見道中所有分別染者。種子現行俱不成。生得善。現行定不成。無記現行定不成。於修位中。七地已前染汙善無記。現行由有成。八地已上七識染由現行。六中無記生得善定不成就。佛位一切有漏善無記無漏劣者。種子現行皆不成。

  第六內外分別

  小乘內立得。外不立得。大乘內外俱立。

  第七大小分別者

  小乘為大得得諸法。小得得大得。不得諸法。大乘立大得。

  第八約世分別者

  薩婆多立三世有得。過去世立法後得。過去之法。雖無用起。而有得彼體不失。屬行者。名法後得。現在名法俱得。現在法而有得。與彼法俱而不失。名法俱得。未來有法前得。得彼未來之法。令屬行者。如是現緣。今當得得法不失。有得彼之法。今大乘立法俱得。若種子有當生現義。假立法前。容有此義。

  第九曾得未曾得者

  生得善名曾得。加行善名未曾得。又解有漏善。名曾得。無漏之法。名未曾得。

  第十問答分別者

  問見分緣於境。有證來緣見。亦應得得於法。有別得來得於得。
  答見分依他。實量果自證緣得。是其假。得無別得來得。
  問所得法有為。能得之法亦有為。亦應所得是無為。能得亦無為。
  答有為體相順。能所之得並有為。無為不相順。不得同無為。
  問異生性為通三界分別種立非耶。
  答與異熟同地。如是如餘。何以故無成就。三界異生性故。
  問無性人無果可障。依何立異生性耶。
  答彼極重故。總依二障立也。

  ○空義章

  空義。略以五門分別。一數不同。二出體性。三明癈立。四三乘得。五顯證位。

  一數不同者

  或說一空。般若經云。五蘊皆空。三解脫門中。空解脫門。或說二空。處處皆說。生空法空。或說四空。大般若五十一末說。復次善現有性。由有性空。無性由無性空。空自性由自性空。他由他性空。瑜伽第十二云。空性有四。一觀察空。二彼界空。三內空。四外空。或說七空。四卷楞伽第一。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想自性繫著。復空無二性。離自性相。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自性空。行空。無空。一切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或說十一空。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善男子。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大般若經。顯揚。瑜伽。辨中邊論。十六空。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弄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或說十七空。大般若說。前十六上。加無所得空。或說十八空。般若第八九說。前十七上。加自性空。或說十九空。般若說。十六空上。加所緣空。增上空。互無空。或說二十空。般若第五十一說。十八空中。離無散空。為散空無變異空。離相空。為自相空共相空。或說二十二空。亦大般若說(云云)。

  二出體性者

  夫論空者。空有二。一空境。二空行。境有三。一非有故名空。如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人法二我。故皆名空。依此義空。說相無性無生。如入鹿母堂不見馬牛等。彼相果。如得無學果。已斷貧等。彼界空等。或體性非有。皆成空攝。二空顯故名空。如依他起。理有情無。體性非空。觀此依他。不見所執。空顯亦名為空。依此義故。說生無性。名自性無。楞伽亦云。謂陰離我我所。由成所作業方便生。是名行空。行體非無。無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