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前時亦已無故。今據長時多分說也。
  章。他受用變化通共不共者。
  望所化生所現之身。名共不共。若多有情屬一佛者。此化身名為不共。若一有情屬多佛者。其所現身名之為共。即百千佛共化一生。百千佛身共在一處。而似一身不相障礙。談實各別。如眾燈明遍似一身。名之為共。
  章。正智正為法身了因餘二助等者。
  此中二智。望彼三身因果通說。若唯約因者。且如初地前證真如理名為法身。後得未起。如何後得名之助也。若唯果者。果無加行。如何為化助因。以此故知因果通說。
  章。行應得故者。
  由行其行應證也。有本化字。誤。
  章。菩提心者。
  欲願也。
  章。界圓滿因者。
  界者果也。
  章。說此三因各感三身者。
  即一一因能招三身。
  章。無著釋至欲願等者。
  乍觀此文為言釋此。云何住等問詞尅實釋。彼經答詞如是住等。
  章。彼經宗至亦受用因者。
  彼經宗說。此三種為法身因。然彼經中亦說福智二相法身。此三亦可為報身因也。若不爾者。經中福智二相法身以何為因。
  章。方便能起作利益無盡者。
  中言說他受化身起方便利益有情。以三為因。亦復無失。然文錯。應勘餘本。
  章。然親得者法身即非者。
  報化二身於四因中通親非親。法唯非親。故別簡中。
  章。嚴淨佛土皆三身因者。
  即無垢稱經說六波羅蜜.四攝法等皆淨土因。此因亦即三身因也。如彼疏說。
  章。是故處處如如方便者。
  化身處處轉於法輪。即是證真如之方便也。或可化身是如如方便因也。
  章。與智冥合者。
  智字錯也。合是理字。或是真字。或與字上脫理字也。勘餘本也。
  章。此顯等流者。
  即報身也。法身流故即此法身。金光明經亦名法身。故得等流分。或相續故名為等流。
  章。受法身聖財最增勝故者。
  此會意云。自受用身受用聖財最勝。故名為自利也。他受用身令他受用聖財勝故。受用財等。故從自受用亦利他攝。思之。
  章。然能證因至假說差別者。
  從能證因。假說法身為差別也。
  章。不由依止無差別故者。
  但由意樂及於業因無差別故。得無異名。不據依止無差別故。名為無異。
  章。無量依止差別轉故者。
  此解不得約依止說無異所以。
  章。初地自見百千界一盧舍那者。
  十地所見皆名盧舍那。今言盧舍那者。即是梵網經言。我今盧舍那也。然准彼經。言盧舍那是二地菩薩所見。言千世界等。應撿彼文。

  法苑義林章決擇記下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