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問。我者。主宰義。法者。軌持義。何得名執。
  答。凡夫執法心外實有。又執此法有實主宰。名我法執。我法之執。心得境名。
  問。我法二執誰寬誰狹。
  答。法寬。我狹。
  問。為甚如此。
  答。迷人必迷其法。迷法未必迷人。
  問。何以故。
  答。能持自體。皆名為法。有常一用。方名為我。
  問。何者執法非執人者。
  答。如二乘聖。我執已斷。法執猶有。即其事也。

  世間聖教

  問。何名世間。
  答。墮在世中。名為世間。
  問。世者何義。
  答。有四義。謂可破壞。有對治。隱真理。性有漏。名為世也。
  問。何名聖教。
  答。聖所說教。名為聖教。
  問。聖者何義。
  答。聖正也。以道正人。目之為聖。又云與理相應。於事無壅。名為聖也。

  八轉聲義

  問。八轉聲何也。
  答。體。業。具。為。從。屬。依。呼。名八轉聲。
  問。立此何義。
  答。收攝之故。有實體者皆。體聲攝。有作用者。皆業聲攝。為由具者。皆具攝。因由所以。皆為聲攝。相從就者。皆從攝。有繫屬者。皆屬攝。為所依者。或於向者。皆依攝。有呼召者。皆呼聲攝。

  二種我法

  問。假我法有幾種。
  答。有二種。謂世間我法。聖教我法。
  問。何名為世間我法。聖教我法。
  答。世間人執。名世間我法。聖教施設。名聖教我法。
  問。此二我法。何故名假。
  答。世間我法無體。無體隨情。名之為假。聖教我法。有體強設。名之為假。
  問。何義名為無體隨情。
  答。本無實體。妄情所執。名無體隨情。
  問。何義名為有體強設。
  答。法本無名。隨緣施設。強名我法。名有體強設。
  問。頌云。由假說我法。疏有二解。請示大綱。
  答。初解言說由。後解我法由。
  問。言說由。
  答。言說與我法為由。由言說故有假我法。
  問。我法由。
  答。我法與言說為由。由有我法。方起言說。
  問。言說由者。因何便能起得言說。說彼我法。
  答。由妄情故執著我法。依此便起假我法言。方有所詮假我假法。此名說擔情我法也。何以故。先有執情。次起言說。後有我法。言說在中。名說擔情我法也。此世間者。若聖教我法云說擔證得及我法。
  問。我法由者。因何便有我法依之起說。
  答。由證得故。強名施設假我假法。後起言說。此是假我假法。此名我法擔證說也。先有證得。施設為我法。後起言說此依聖教。若世間者。應云我法擔情說。
  問。此上二解。上頌如何。且答前解。言說由者。長行問在有字之上。頌家答在說字之上。名言說由。若後解者。長行問在說字之上。頌家答在假字之上。名我法由也。請示法之。
  答曰。前解問云。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頌答之云。由假說我法。此是問在有字之上。答在說字之上也。若後解者。長行問云。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頌家答云。由假說我法。此是問在說字之上。答在假字之上。
  問。無實我法。假依何立。
  答。依識所變相見分立。何須此實。
  問。依識變立假所以。
  答。執相見分。心外實有。此名假法。有實主宰。名為假我。其依識變立假我法。所以然也。
  問。相見識所變。相見名唯識。我法依所變。我法應唯識。
  答。相見識親變。相見是唯識。我法依所變。心外非唯識。
  問。我法非識變。我法非唯識。真如非識變。真如非唯識。
  答。真如識實性。何非是唯識。

  二我之義

  問。何者世間我種種相。
  答。謂我有情。意生。摩納縛迦。養育者。數取趣。命者。生者。知者。見者。外道別執作者。受者。神我等也。
  問。何者世間法種種相。
  答。勝論六句。數論二十五諦等。已如前說。
  問。何者聖教我種種相。
  答。預流等人。三賢十地。三乘五性。二十五有。
  問。何者聖教法種種相。
  答。蘊處界等。緣起根諦。善巧等法。
  問。世間我法。率已妄情。聖教我法。有何益用。
  答。有四緣故。一言說易故。二順世間故。三能除無我怖故。四有自他染淨信解事業等故。有此益用。聖說我法。
  問。相見二分是依他性。何故說為我法相也。
  答。執二為實。有實主宰。是我法相。此是世間我法。何以故。以無依有故。
  問。何非聖教我法。
  答。若聖教者。義於依體故。
  問何但相見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