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諦也。
  次段。然即下。有無相即。有二節。初明不有不無。後以不有不無相即非有非無也。
  後段。結不真空。雖明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虗。此句結無非真無。絕虗空無也。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此句結非真有也。真有者偏有也。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迹者。若言有非偏真。言無亦非斷滅。
  第四科。童子下。就因緣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教理非定有無明不真空。次。約因緣有無表非有非無。後。釋因緣結不真空也。初段有章門與釋。章門有二。說法不有亦不無者。境界章門。注云。自有即不有。自無即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者。性有亦不由緣。性無亦不由緣。以非性有性無。故因緣生也。
  二。轉法輪下。言教章門。注云。法輪常淨猶若虗空。聖人無知至若虗空故。經曰。說而無說。亦所說法輪既不當有無。能說之教言而無當也。
  何者下。先釋言教章門。從初至常見為得。言偏有無即墮斷常也。次。物非無故至常見不得。釋非也。然即理非有無。故所說言教言而無當。是論真諦之教也。下舉道行。以心無相證教無當也。
  中論云下。釋境界章門。初從因緣故不有不無者。即上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義也。故四諦品云。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所以然者下。正釋性有性無。夫有若真有下。先釋性有。譬彼真無下。類釋性無也。若有不能自有下。破性有。明因緣有。有非真有也。不無者下。破性無。明因緣無。緣無非真無。若一向無即法不得起。如虗空無。不能與無也。夫緣起故不無者。非如性無。故不可謂之無也。若爾。非有但非真有。無亦非真。故不真有不真無。以明不真空義。次段摩訶衍論下。以因緣有無表非有非無俱是因緣。文可見。假有以明非無借無以辨非有者。上明真俗以表理。今以假義明表理。若論理體並絕四句。而非論無以顯理。故以假義略示。表相假者不自義。何者。無自故。假他故。故非無。又若有云何假。若無云何假。然即義不即有無不離有無也。此中假有表中道非無。借無表中道非有。若反[雨/復]言。假有表非有。假無表非無。故云理一秤二。論雖有二。所表不異也。
  後段然即下。正結因緣。何即下。明不真義。欲言其有有非真生者。若相對立句。俱就有無明不真義。而今但就有邊言不真者。惑情多滯有邊。故就有明不真耳。若就無言之。欲言其無。無無真形。欲言其有。無相無形。不即有。非真非實無也。下引幻化人譬上不真有。故中論觀業品云。如佛反化人。更作反化人。如初反化人。是名為作者。反人所作。是即名為業。皆如幻與夢。如炎亦如嚮。
  第五科。以名求物下。遣名物以勸學。上來談論皆依名物。今若不遣義猶未周。故遣名物以觀學。有三段。初。以名實無當類空萬物。次。以彼此無定類遣萬法。後。引證結勸也。物同非物故無當名之實者。名是誰名而有得物之物。名物無故。功實亦無也。
  次段。性觀下。現見彼此無定。證成名實無當之義也。既悟彼此類空萬法也。
  後段。是以成具下。引證結勸。以成具證名實無當。以薗林申彼此無定說也。是以聖人下。舉聖智以勸學。故經云下。引經證理。理為有之本。然即下。就境智以勸學者也。
  不真空論竟

  肇論疏上

  此疏惠達師撰(云云)未詳之。
  康永三年閏二月廿九日以尊良上人之本重挍點之。
  (件本云)文永三年五月四日於光明山東谷往生院以東南院御本寫了。本字極草之間。老眼難見解。定多其謬歟。後學正之。    三論宗智舜(春秋六十八)
  (寫本記云)神龜三年正月七日寫竟。
  寶龜二年(年次辛亥)四月二十七日  沙彌慈晉
  貞和四年談肇論了。
  仙光院肇論述義中多引惠達言。其文悉合。此疏惠達撰無疑者哉。
  般若無知論義私記卷中
  ○辨體相第一

  釋論云。問曰。波若是何等法。答。有人言。無漏惠相是波若。一切惠中第一故也。復有人言。有漏惠是波若。何以故。菩薩至道樹下乃斷結。只雖有大智惠。諸煩惱未斷故。復有人言。從初發意乃至道樹下。於其中間所有智惠是名波若。成佛時轉名薩婆若。有人言。有漏無漏智惠總名波若。觀菩薩行佛道是無漏。未斷結使邊是有漏。有人言。波若無漏無為。不可見無對。有人言。波若不可得相。若有若無。若常若無常。乃至非法非非法。無取無捨。不生不滅等四句。適過所著。譬如火炎四邊不可觸。有人言。上說皆是實。復有人言。最後者為實無過失。非常非無常乃至非生滅非不生滅。如是甚深般若云不取波若相。若取波若相是為住法位。今顯然當略說波若有四解。第一。毗曇義。無漏惠釋為正體。兼取相從則為五別。一自性波若。則無漏惠也。二共有波若。惠不孤立。如假戒定念等此因而生。故云共有也。三方便波若。見道之前有七方便。故云方便。四境界波若。四諦真法能生聖惠。故以四諦為境界波若。五文字波若。理不自顯必假文言。故指言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