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士如言生解。聞東迷西。圓見之流聞一知二。涅槃下。經第九略云。先陀婆。西域呼先陀婆。一名四實。如是鹽器水馬皆名先陀婆。
  疏。此理等者。可以神妙之智以會其理。不可隨識守名言事相之情求也。楞伽下。唐譯第五略云。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經中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恒河沙。此當云何。為如言而受。為別有義。佛告大慧。勿如言而受乃至廣說。生公即竺法汰之資。亦學於什公。初法顯三藏出六卷泥洹經。彼第六卷除闡提不得成佛。生公講至於此。評曰。夫稟質二儀皆涅槃正因。闡提含生之類。何獨不得成佛。應此經度未盡爾。是時智公守文。生公執理。往復移時僧多從智。竟為宋文帝黜。生虎丘後至廬山。得新譯大經。生公且講且解。每至闡提有佛性之言。諸師俛首扼腕而慙。初生公被黜。含垢忍死以待聖經。此經既至。證白不謬。說經纔了。即囑累眾曰。生為此經未至。忍死來久(云云)。可善流布。見麈尾紛然墜地而化。時號忍死菩薩也。希聲者。老氏云。大音希聲。今謂生公違經談理千古絕唱。準式者。可為標準軌式也。然唯等者。却戒之也。世有好名之流。狂簡僭儗妄生穿鑿斐然成章者。是誠厲女效顰。梟慕鸚語。古人云。離經一字便同魔說。
  疏。既貴等者。躡前以明也。防。隄防也。此之二說等者。準略鈔。會涅槃經意。倒有二種。一凡夫本四倒。謂凡夫於身無常計常等。故佛初成道說無常等以破之。二二乘末四倒。二乘之人修前無常等行以出三界。然未識法身常樂之理。故此經中佛性妙有涅槃四德以破之。廣如彼經說。第二卷說非遷等者。第一義諦一切叵說。
  疏。雙引下。引成具經乃義引之。智論五十一云。一切諸法不動相故。是法無來處無去處無處住等。疏中分之。各證前義太曉然也。皆對治等者。即大論。彼有四種。疏略示二。若經中說中道佛性之理。名第一義諦悉檀也。
  疏。若經等者。經論但破執常非常之情。諸法之實不必隨言去留也。故經論之言雖各一偏。其旨未甞不圓也。
  疏。初二句等者。此一段疏節釋論文。顯非重繁。各有義意。然旨不殊前。所以下。前舉二乘稟非常之教以證小果。今此但會所稟之教含有權實。更不會人修之所以。故疏示之云爾。然以論意酌之。教含權實。二乘見權而昧實故。但住化城未及寶所。及至法華與開方便之門而示真實之相。
  疏。此會等者。內篇太宗師名也。彼有三藏。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藏天下於天下。文多不引。固。牢也。疏中直解。貴令易省。寓言者。謂假寓其辭。非實事也。彼書寓言者多。不能廣示。四梵志如常聞。新新下。亦全用朱文公熹註釋。
  疏。二典等者。方便善巧引攝他宗。令信內法也。
  疏。孔子等者。順世教說。智出人表。即名聖人。非如內宗。智與理冥為聖也。故孟子云。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者也。莊周著書三十二篇。祖黃老。述自然。以毀仁義蔑禮樂故。儒者斥其不經。而為諸子之冠。人難盡之者。聖人之所到。聖典之妙趣。而凡情未盡識也。古人云。以小視大則不盡。
  疏。此出下。且一年為一變爾。細而求之。如楞嚴第二。波斯匿王云。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等。形亦下。亦隨年月乃至剎那新新而變。少壯下。且約百年為論。實亦念念異也。若此則念念體異。執之為一故成倍迷。楞嚴云。迷中倍迷。謂迷相一倍之多也。若知下。出不遷之義。亦前後剎那隨變隨異。分分各住復何相到。故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以諸法緣生體用俱離。即有即空有之分位。即實相性空之位也。所以即遷而不遷。問明品偈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又云。譬如河中水。湍流竟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以體用俱空故不相知也。
  疏。此以等者。顯示論文善巧也。如前引內教以聲聞等內事明之。此引外典乃以梵志外事證之。不善作者之妙奇。何能知此論之巧辯哉。餘文可知。納婚曰娶。貴續其後也。似昔人諸法無分。不善於俗也。若是昔人則異位通同。不善於真也。故白首梵志特今日之新吾。朱顏梵志元在昔之故物矣。梵志一也。然朱白體殊。故似是而非真是也。莊子田子房略云。仲尼告顏回曰。汝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之者存等。
  疏。源師下。負。載也。荷也。無常大化之力。負天地而趨。載萬法而走。實有力之大者也。
  疏。初至等者。此意謂圓器受法。覽之殊文。解其同理。與夫守株待兔執迹求象者天壤隔矣。根行下。根謂根器。即上中下。行謂信行。樂謂好樂。欲謂希欲。故起信云。以諸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依一真等者。梁攝論意葢無不從此法界流。諸宗多引。此不疣贅。八萬下。且約對治八萬四千煩惱舉數。其實恒沙。俱舍等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起信云。如是具足恒沙不思議佛法等。梵網下。彼經略云。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