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理升降不同。非涅槃有差也。今引下。約教則法隨人異。分一成三。約行則人自熏殊。會三歸一也。
  疏。先定等者。乃先分定人法道理。然後從而難之。
  疏。初二句等者。以法從人。人既有三。法亦定三。以相即故。又若下。三乘之智有為也。無為可知。有無超然。豈不滯於冥會哉。
  疏。以人等者。釋一亦無三。異則下。如放光云。皆以無為而有差別。今既相即。三乘從何而成差乎。
  疏。無為例之者。謂至無為之彼岸。即同無為之樂。文擬下。彼二十三云。道者同於道。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得者得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然通下。尅其能得。唯三乘之智。智依於人。故疏云人。
  疏。理雖等者。用玄談分教之詞。彼云。理雖一味。詮有淺深等。亦如三獸渡河。河雖是一。不妨三獸所渡淺深各異。
  疏。初四句等者。網喻三界。三鳥雖各出網。然力量有小大。翱翔有遠近。反責下。責前一亦無三等也。
  疏。三乘等者。諸蘊不一。名眾和合。兆形名生。三乘在於界內即分段。五蘊在於界外即變易。五蘊雖勝劣有殊。皆有漏生死。未能轉成無漏五蘊。相續心者。即六麤中第二事識心也。和合下。即本識心也。八地已去至地滿足方破此識。如起信論云。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等。等覺已降者。謂等覺菩薩生相未盡故。根本無明未滅故。未能證極一法界心。皆名眾生也。亦前下。成立無為是同。三乘是異。以人下。以人望法。人恒三而法恒一也。以法望人。法自一而人自三。
  疏。承前等者。難中一亦無三。異亦無三。今以喻顯法。但顯三乘。即無為一亦有三者。在幽鑑之淺深。不在於無為。
  疏。以未下。以三乘之智勝劣有殊。所斷惑障厚薄不同。所證之理漸而未深。由此階級故成三差。誰云下。有名折之如此。無名之家不云異而不證。有三異也。皆約方便淨涅槃有此淺深。非自性淨也。
  論。萬累者。惑業不一故名為萬。滋益者。春秋傳云。無使滋蔓。蔓難圖也。今疏十一智者大品第六云。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為十一也。大論二十三甚廣釋之。今略引云。法智者。謂欲界四諦下無漏智。比智者。謂上二界智。他心智者。了知欲界.色界現在他心等智。世智者。諸有漏智。苦智者。觀五蘊無常.苦.空等時所得無漏之智。集.滅.道三。各觀本諦所得無漏之智。盡智者。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無生智者。謂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見明覺。如實智者。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證知。無有罣碍等。準論前之十智。三乘共有。如實一智。唯佛獨有。今論云爾者。以大品十地中。始自乾慧至辟支佛地。則三乘共履。而二乘至此為極。故以盡智在二乘無學位。第九超出三乘。名菩薩地。故說無生智在菩薩位。不爾何故辟支佛外又立菩薩地乎。如實一智果位圓現。故論不說。請詳疏中。皆依智論釋之。今云下。然菩薩有二類。一直學法空者。二先小後大者。據經中十地施設多約先小後大。故論主以盡智為二乘。無生為菩薩也。盡智則盡見盡斷盡證盡修。無生則印後不起。此則二智非太異也。故大鈔或說小乘十智除如實智。又云盡.無生智二乘車體等。據此二乘亦有無生智。但望菩薩淺深有異。此中問意即大品通教中意。以此通被三乘。故菩薩亦藏教中傍化之大。如玄談引天台智者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等。二者通教。即無生四諦。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菩薩斷證行相多同二乘。故大鈔第四云。丈六權智是牛車體。又辨三乘同修而有八同。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也。三者別教。即無量四諦。四者圓教。即無作四諦。廣釋如彼。問曰。若爾。何異二乘。答。四弘六度自利利他。乃至登見五門合斷三十四心一座成正覺等。所以別也。
  疏。放光等者。三乘之智許有淺深。究竟智體一而無殊。如華嚴說。十地證智即佛智故。況智因惑起。惑謝智亡。空亦平等。故經云爾。因邊下。釋智體無生。顯空也。
  疏。是唯等者。釋不體則已。以三乘能證之智不相違背。所證之理平等無二。不證則置之而勿論。證則惑可以頓盡。理可以頓得(云云)。在疏。
  疏。初二句等者。三乘之人於見道前。修五停心.苦無常等諸觀。正伏四諦分別。兼伏九地俱生。至世第一出心。見道位初方斷分別。至修道位起九無間以斷九地修惑。九解脫道中漸漸證理。如何頓也。此依藏教五位釋之。疏中依通教地位敘之。此教亦有十地。三人同歷。一乾慧地。大論七十五云。聲聞人獨為涅槃故精勤持戒集諸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則煖位已下也。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亦有此名。二性地。聲聞從煖位已去。至世間第一法。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三八忍地。聲聞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釋曰。謂世第一出心。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