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前不真空。權智照前物不遷。前既真俗相即。此亦權實互具。言無知者。即體也。體是本覺真心。心性寂滅。本無知覺。故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說名本覺。離念本覺。即今無知。為權實體故。六祖以無念為宗。神秀以離念為宗。雖分頓漸。皆明智體無知。所謂如珠發光。光還自照。本覺起照。還契本覺。即理智不二之義。華嚴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般若無知之旨。良在斯矣。若對上五名一義者。本無實相。法性體上起智用。權則達緣會。實則照性空。權實不二。還照本無等理。為一義也。般若即無知。持業釋。般若無知之論。依主釋。
  △二本文二。初序意三。初標宗陳惑。
  夫般若(雙標權實)虗玄。
  一心真理。虗寂玄微。為權實體。不可以識識智知。故曰無知。
  者。
  牒上所標。
  蓋是三乘之宗極也。
  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一乘法。是彼三乘所宗之至極也。彼一佛乘者。乃今即理之智。為此論所宗。故權實不異。理乃曰般若虗玄。所謂佛之知見故也。故涅槃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誠真一之無差。
  誠實也。智體真一。故無差別。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也。此上標宗。下陳惑。
  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
  異端者。語出論語。今謂人隨情見解別言差。正明權宗迷實故。異論各興。紛然不一。自佛滅度。權多亂實。故曰久矣。蓋彼境智不談一心為源。故使異論紛紜迷之久矣。
  △二序聞悟之由。三初明師教東來。文三。初標名歎德。
  有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者。
  法理無舛。解惑在人。既有異端。何以正之。故今先標其人。人能弘道。道在於人。故對彼惑者。有此正師。故標牒之也。天竺是梵音。正云印特迦。此云月邦。天竺有五。僧傳云此師祖是南天竺之國相。什生於龜茲。出家後往天竺傳道。故稱天竺沙門。言鳩摩羅什。是梵名。具云鳩摩羅者婆。義翻云童壽。高行勝業。備載本傳。此即論主受法之師也。
  少踐大方。研幾斯趣。
  賤履也。大方語出道經。云大方無隅。今借語以目真理無際故。少年乃心詣至理也。研覈也。幾心也。研覈自心。以般若為趣故。此上歎其所得。下釋其深契。
  獨拔於言象之表。
  拔出也。言象之表者。易所謂言生於象。象生於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今美什師得智之深意。故出言象之表也。
  妙契於希夷之境。
  契合也。雖以智合理。理外無智。故契而無契。曰妙契。希夷者。老子云。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真理無聲色也。羅什師契理於聲色之外。故上曰少踐大方也。此上序得理智。下明利用。
  齊異學於迦夷。
  齊者平也伏也。異學者外道也。迦夷者是梵音。具曰迦維羅衛。是天竺一國之名。康疏云。此云赤澤。什師在彼。曾以智慧屈伏外道。又溫宿國中。亦曾摧伏外道。備在本傳。今且舉迦夷之一國。以歎其能耳。
  揚淳風以東扇。
  淳風者春風也。以其和而發物。而况聖法能隨根起智。言東扇者。彼望此為東。傳風曰扇。此歎什師傳法東流智用之能事。
  △二美其來由。
  將爰燭殊方。而匿耀涼土。
  爰欲也。燭照也。殊方者彼土來此。是異方故。匿耀者掩智用也。涼土者五涼。當後涼都姑臧。什法師本因此土。前秦符主。諱堅。建元十三年。有德星現。至十八年。遣驍騎將軍呂光。率兵七萬。四伐龜茲。呂光果克龜茲。與什同回。至涼州聞本主。為姚萇所害。光乃竊號關外。遂稱後涼。父子承襲。三主一十八年。什師亦在後涼。一十八載。匿耀韜光餘如傳述。
  所以道不虗。應必有由矣。
  聖道埀應。必待時至。根熟方可傳通。今十八年。匿耀之所以。蓋欲待時候機故也。
  △三流通年數。
  弘始三年歲次星紀。
  姚萇崩。子諱興立位。歲號弘始。言星紀者。爾雅曰。丑月曰星紀。丑年曰赤奮。今避文拙。故以月名號年歲。星次在丑位故也。
  秦乘入國之謀。舉師以來之。
  康引三十國春秋云。後涼呂隆懼南涼北涼所逼。表奏。秦請迎羅什至。五月。秦遣隴西公石德。伐呂隆。隆至。九月歸降。方得迎羅什師入關。謀計也。舉用也。師者眾即兵也。秦王乘呂。有入國之計。故用兵伐涼。迎什來之也。
  意也北天之運。數其然矣。
  意也者。牒上索意也。前秦取什。後秦次主方來。而上云道不虗應其意。何也。今牒而釋之。大品云。般若於佛滅後。先至南方。次西至北。北方大盛。智論釋云。北方謂北天竺也。今謂北天。般若運數。轉興東國。待時而至。使其然矣。此上序弘始三年為發教之時。下明秦王為待熟之機也。
  △二秦王垂護二。初標號歎德。
  大秦天王者。
  天王者。法天而治。使民歸往故。
  道契百王之端。德洽千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