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不行猶土徧於四象也故弗言之耳噫易者伏羲之書陰符者黃帝之書斯三皇之二也是故其道不得不同焉其辭不得不異焉往之說者既昧其正道而糅以異端所以陰符之道未光大於時矣故吾於是有述焉或曰首章云觀天之道而主於仁義五常者乃王道耳何謂三五之道乎對曰皇焉帝焉王焉霸焉要其所歸實不踰於仁義五常但履之有大小耳三皇者行無仁之仁布無義之義內則功成而不宰外則無跡而可尋斯得仁義之上者故命之曰道焉五帝者內雖忘功外猶有跡以德教於民斯得仁義之次者故命之曰德焉三王者內守不忘外功稍著以兼愛而涖物以裁非而正民斯得仁義之又其次者故直命之曰仁義焉洎乎五霸假借仁義以統諸侯道斯為下矣素書曰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各不失於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人各得其所欲世人之瞽說或大道德而小仁義豈知仁義道德同出而異名乎是仁義有大小也老子云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此皇衰而帝帝衰而王王衰而霸霸衰而亂也素書序曰為皇先乎道為帝成乎德王者守其仁霸者守其義(此以注合為義未可以齊三王之義)亂者失其禮以此觀之則陰符乃仁義之大者非三皇之道耶孔子刪詩書撮其機要斷自唐虞已下以二帝禪讓首之足以垂世立教為百世常行之道故使斯文而在芟夷之例不預乎書也黃帝者何黃土色也登假之後配為土帝故班固云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黃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故稱黃也易緯曰帝者天號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伍稱之曰帝姓公孫氏名軒轅受國於有熊氏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出帝王世紀)在位百年而崩年一百一十歲或言壽三百歲故宰我以問孔子曰人賴其利百年而崩人畏其神百年而亡人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三百年其書名陰符者陰暗也符合也此三百言使夫人君用心暗合天道也吾之注皆以儒道明之所以異於昔人也不敢以當達者直欲不出戶庭傳之子孫而已。

  病課集序

  序曰吾以今年夏末炎氣火熾故疾因作而倍百於常發焉伏枕草堂中者凡四旬餘及其痊也裁能扶杖徐步而已然於瞑眩荒忽之中亦不能默默往往成一篇一詠以自寬若甚困頓則枕肱而口占使來學而筆之或疾少間則隱几而起坐自操觚而書之無乃樂在其中矣既成草藁皆投竹篋內一日取而閱焉得古詩及唐律五七言兩韻至五十四韻合七十首分為三卷題曰病課集其猶儒家流修仕進之道退而肄業謂之過夏執業以出謂之夏課吾以病中所得病差而寫出謂之病課不亦宜邪且欲後之人知吾以貧病寂寥而自勝者歟然而辭語鄙野旨趣漫浪或宗乎周孔或涉乎老莊或歸乎釋氏於其道不能純矣苟君子以多愛見駮雜為譏者吾安敢逃其責乎然若由多愛以至于無駮雜則亦俟知者知之耳噫嘻罪我其病課乎知我其病課乎是時聖宋天禧四年庚申八月二十六日病夫智圓無外序。

  閑居編第十一
  閑居編第十二

    宋孤山沙門 智圓 著

  書智者大師碑後序

  聖宋天禧二年龍集戊午夏六月十日十四世法孫智圓字無外糾同志立石于錢唐孤山瑪瑙院佛殿之左其文依補闕舊集故與天台勒石者有異按然師是建中三年二月滅梁君即貞元九年十一月卒天台碑乃元和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建距然歸寂三十載矣距肅捐舘一十九載矣於乎荊溪既沒敬之既往非後之人妄改如何補闕卒逮今二百二十七年矣而遺編在焉可鑒前繆庶來者毋惑與。

  書荊溪大師碑後序

  錢唐沙門釋智圓字旡外即荊溪九世之法孫也嘗慨天台墳塔既毀碑表亦滅使先祖之德善梁公之論譔不明著於後世焉遂師僧之尊賢重道者同立石于孤山瑪瑙院佛殿之右庶觀者既美其所稱又美其所為抑亦恕我之不肖濫跂及於孝子孝孫之用心乎時大宋天禧二年歲次戊午夏六月五日也。

  講堂擊蒙集序

  夫仲尼之旨布在六經世雄之法備乎三藏背叛六經者乃楊墨之黨蔑棄三藏者即魔外之徒其人存則其道行其人亡則其道廢今既宗師接武講席相望諒世雄之道未墜地也重以王化所被人皆好學削染之子咸恥於不聽習焉猶病童蒙未善儀式遂於暇日聊述五篇始於建志擇師終於誡惡勸善前四則示接對語言之事令有可觀後一明學習流通之旨俾至於道從微至著得無意乎既題曰擊蒙豈免夫敘事之繁碎發言之鄙俚耶汝曹後學宜詳覽焉。

  講院條約序

  三學既設齊身口示威儀者戒學備焉豈在別立程式耶葢去聖既遙時方不同故於彼人情更為約束俾夫學者出處語默不罹乎愆失則流通克荷得其人也吾道何患於喪乎吾祖智者立制十條以訓來學今因而刪補不損元規汝曹覽之預為之防而吾志也。

  目錄序

  予自濫預講科於先聖之道雖不能窮微覩奧而志圖訓誘於是備覽史籍博尋經疏其有墜地而絕傳者他說而不韙者皆筆記而發揮之以貽後學始景德三年丙午歲至今大中祥符七年甲寅歲於講授抱疾之外輒述科記章鈔凡得三十部七十一卷竊慮散失因次而錄之藏於篋笥或後有所述隨更編續所冀示諸子孫詎敢聞於達識也時陽秋三十有九其年仲春既望於錢唐崇福寺方丈序。

  帝年紀序

  盧江子者氏族名字則未知之甞撰帝年紀一卷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