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佛復宗顯空非有故恐世人以邪計空為佛性喻更以一十復次而遮其非。
  前文云佛先順問答次復宗明空先順問答已如前說次復宗明空今當辯之復本說實教眾生佛性非內非外之宗顯於虗空之喻以其虗空無待故故云非有非同權教有待對而說三有由佛性無待對故遍一切處喻如虗空無待對故遍一切處若其外道所計邪空已有局限非佛性喻故恐世人以外道所計邪空為佛性喻故更以一十復次而遮其非遮其邪空顯於正教以情分別一切皆邪正教亦邪離情分別一切皆正邪空皆正若以理言之魔界如佛界如而邪正體一何邪正之有外道邪空之計即性惡法門一十復次所遮其非全是佛性所遍之處誰言邪空非是佛性若佛性外更有邪空魔能說之即同魔事今取明於圓常大覺之宗豈有邪正是非分別之相以情從理故有邪正之分以理簡情乃有邪正之辯邪正既其不同是故邪空非佛性喻故用復次而遮其非大意各有三初牒外計次牒佛斥後斥世同邪然文有存略或略佛斥或廣經文亦不須一一對經攷證蓋述者貴義易顯故也。
  初云世人言虗空者名為無色無對不可見佛言此即心所三世所攝語似心所故佛破之世言身內何殊心所。
  世人者非今所斥乃經中佛斥者也既空為非現見有對之色此語全似心所法矣故佛斥言此即心所非性空無礙莫喻佛性今他宗計佛性惟局有情身內不徧無情何殊外道所計虗空似心所耶。
  復次外道言虗空者即是光明佛言亦是色法世言身內何殊色法。
  邪計光明即是於空佛斥光明乃是色法外人不知光明乃空所容之色法色無常豈無礙空今世人計佛性局在身內昧於佛性之體遍一切處不隔情與無情若在身內正同外計但以空中光色而為空也。
  有云住處世言身內豈非住處。
  計空有處所如東西二室一滿一空佛斥若有住處即亦是色法三世所攝非常住空世人執佛性局於身內不遍無情即邪計空有於住處滿室無空空室有空。
  有云次第世言身內必須隨身剎那時運。
  疏云次第如簫管中及空門向內數人云牕內見於牕外之空先於第一牕櫺中見次於第二第三中見故是次第世人計佛性在有情身內此之佛性必須隨於身內剎那之心念念生滅未念欲念正念念已四運次第時時遷運佛性隨身即有次第正同外道所計虗空而有次第。
  有云不離三法一空二實三者空實佛言若言空者有處無故若言實者空處無故若言空實二處無故世言身內猶闕外計空及二俱。
  經云有言夫虗空者不離三法止空及二俱疏云一空在空處有中無空二空在有處無處無空三在有無處如濕爛物當爛未爛當爛即義當於空未爛即義當於實即空實處明有空佛斥可見今世人計有情有性即但得外計有處有空之義而尚缺於空及二俱也。
  有云作法如去舍等世言身沒與真相應即同作法。
  言造作法如去屋舍去樹林而作虗空世人言佛性在有情身內正屬別教破九界而顯佛界破九界故云身沒顯佛界故故云與真相應若云破九界方顯佛性即同外道所計去舍拔樹方見虗空也。
  有云無礙處佛言有分有具餘處無故世言身內餘處則無。
  有云虗空即無礙處佛言此無礙處為分有十方空耶為具有十方空耶若言此處具有虗空其餘諸處無虗空世人云有情身內有佛性無情色上無佛性正同外道所計此處具有虗空餘處則無於虗空也。
  有云與有竝合佛言合有三種一如鳥投樹二如羊相觕三如二指已合世言身內如二指合。
  有云虗空與有竝合佛言合有三種一如鳥投樹有情之鳥無情之樹其業有異名異業合二如羊相觕則彼此是羊名共業合三如二雙指合在一處空體用已合如一雙指已合物體用已合亦如一雙指已合兩種已合共業為一處名已合共合今文且云如二指已合此是文略世人言有情身內有佛性者正如外道所計空之體用與所計物之體用各自已合今共合為一處如此則同彼身內與佛性共為一處也。
  有云如器中空世言身內何異器中。
  外計空在器中如果在器今直言如器中空欲使文義易顯故也佛斥云如是虗空先無器時在何處住若有住處虗空則多如其多者云何言常言一言遍世言身內有性先無身時性在何處住若有住處佛性則多如其多者云何言常言一言遍。
  有云所指之處佛言則有方面世言身中豈非方面。
  外計即所指之處便為虗空佛斥所指處不出四方今云方面即四方也空無方所世言身內有性局於方所同彼邪空佛性不爾遍一切處非內非外。
  佛總結云從因緣生皆是無常故此一十邪計虗空非佛性喻是無常故三世攝故虗空異彼徧一切處此違迦葉問復宗符空以喻正因。
  佛於一十復次之後總結斥云有法若從因緣生者皆是無常既從邪無因緣而起妄計云何能常故此邪空不可以喻正因佛性佛性是常邪空是無常三世攝故佛性是遍邪空質礙局方所故自非開宗所說空性無礙非內非外遍一切處者何以喻今正因佛性唯此正因佛性方可取喻無礙之空此所以違迦葉之問復說實教之宗方符體徧之空足喻正因之性故曰故此一十邪計虗空等邪。
  世人何以棄佛正教明於邪空云何乃以智斷果上緣了佛性以難正因如來是智果涅槃是斷果故智斷果上有緣了性所以迦葉難云如來佛性涅槃是有世人多引涅槃為難故廣引之以杜餘論子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