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俱作四住名不。答若約通教界內者。四住之名。若別接通。界外但有無明之名。無明能障佛性。不名見思。若約別教。無明即是正使。亦有見思四住之名。故天女呵云。若於佛法有分別者。為不如法。既有分別。則是見惑。又云。結集未盡。華則著身。故有思惑。亦得分思。以為三住。

  維摩疏明界外見惑之相

  八(二十二)
  二乘人厭世五欲。而取涅槃。此則心有去取。今見菩薩果報五欲。亦謂為不如法。捨離推却而不得去。(云云)天以無分別心感。還以無分別心散。諸菩薩無分別心。華則不著。身子等分別生死涅槃有異。分別即是別見惑也。

  維摩疏料揀去華結習有共不共

  八(二十三)
  問定是別結未斷。為是通結之習。答若約通教。如迦葉是習氣。若約別教。即別結未斷。故有習氣。如大論明。結使二種。一共二乘斷。二不共二乘斷。共者。迦葉已斷。不共者。迦葉未斷。已如上說。今此經既明不思議解脫。正用別圓斷也。

  光明文句引地持明清淨淨禪斷通別正智

  上(十)記一(十九)
  若入第九清淨淨禪。一切通別惑累。若正若習皆盡(其第九禪。即從十地。轉入妙覺。故云一切通別惑累。若正若習皆盡。自十地已還。悉有正習。論解華嚴。不開等覺十地。即等覺也。言通別惑累正習皆盡者。通即四住。別即無明。通惑正使。圓七信盡。習氣至佛。同別習盡。以今家於小乘習氣。分別四四十六門故。若別惑者。四十二品。斷位如常。習氣但如淨名疏說。彼引地持。離一切見。清淨淨禪故。但明見習。若引優婆塞經。十地斷愛習。十地即等覺。豈不入重玄耶。故知別惑斷正使。外使入重玄。斷於習氣。文甚分明)。

  光明文句釋佛斷見纏通別俱盡

  中(三十一)
  二乘所斷。是通見纏。菩薩所斷。是別見纏。淨名云。結習未盡。華則著身。未斷別見。為華所著也。而言佛所見纏者。若別究竟。盡在於佛也。

  記釋

  四(二十六)
  雖云菩薩能斷別見。而斷未盡。究竟在佛。若至佛地。不唯別盡。通亦窮邊。何者。若由見思徧十方界六道眾生。差別種習之所成就。因地乃斷。未盡邊涯。唯佛究竟。故云若通若別究竟在佛(索隱記第一云。通即見思。別即塵沙。無明通別各有。正智通盡已。久望前總。記云。昏盡耳門。別惑正習。云何分別。答界外見思既無異體。正使習氣安得兩殊)。

  四念處明三義三乘見理故有三種

  一(二)
  聲聞謂理在正使外。緣覺謂理在習氣外。菩薩謂理在正習外。三人於三種外。方乃見理。故言理三也。

  四念處明二乘總別斷給

  一(十二)
  總相斷結。智慧麤故。但除正使名聲聞。若別相智慧細。侵習氣。名支佛。

  四念處示界外三界惑相

  四(一)
  若作界外別說者。登地斷別見。二地至六地斷別欲界思。七地斷別色無色界思。此亦偏斷之義耳。(云云)地持解。等覺無垢地始得離見。見清淨禪。當知離欲界。色無色惑。俱至等覺乃盡。方是圓義。若八地始離無色界果報者。是偏斷之義也。

  觀音玄記釋三十四心正習俱盡

  下(四)
  言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頓證羅漢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無間而得。但不以此頓盡正習。一言於習。有見思習及塵沙習。菩薩修學塵沙法門。治其劣慧。於一一門。用四諦觀。伏其正使。於一一門六度行。熏見思習。故樹下三十四心。於塵沙法上。證四真諦。故令正使及二習氣俱持而盡。故能二諦皆究竟也。

  觀音義疏記釋支佛侵習(支佛侵習為淺處)

  記上(十三)
  支佛修行不立分果。深觀緣起。久修三多。福慧既隆。預侵二習。雖未發真。四流莫動。名得淺處。頓證極果。名到彼岸。

  玅宗鈔料簡二處愛惡俱是別惑

  中(七)
  問論云迦葉對於菩薩勝妙五欲生愛之甚。不安起舞。至法華中。迦葉敘昔聞菩薩淺。遊化神通。不生一念好樂之心。二事皆是菩薩之法。因何愛惡頓爾相乖。答應知二心俱是別惑。愛於妙欲。即同體思。惡於度生。即界外塵沙。如不背子。但愛富貴。而怠修字。例淨名中。斥身子云。結習未盡。華則著身。畏生死故。五欲得便。既畏生死。乃指塵沙。為結習耳。

  順正理論示不染污無知亦名習氣(未撿)

  故不染污無知。亦名習氣。數習煩惱。所灰氣分。習之氣故。唯佛永斷。二氣猶有。或名不動求解慧。或名邪智等。不曰體同故也。

  俱舍論明小乘習氣

  塵沙即是習氣。蓋數習劣慧。不能徧了一切境種。又云。不染污無知能覆一切味等真實之義。乃障一切味等真實之見。

  重編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