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有餘無餘其相何似又曰二釋名者出所知障名為法身勝鬘云在纏名藏出纏名法身今謂引勝鬘此說甚有典據然應須辨與涅槃等諸大乘經同耶異耶藏名含藏在纏之時全藏為纏如何復云能藏若云含法則藏是能含法是所含此之能所與惑別耶與惑同耶又復含者為唯含染亦含淨耶為唯含因亦含果耶為唯含凡亦含聖耶若一法不含不名一切若俱含者巨有所妨不含法身不名為藏涅槃經云祕密之藏三德具足若勝纏藏三德不具非如來藏是眾生藏又問佛性與法身同耶異耶所言佛者從何立名果耶因耶若從因者因無佛名若從果者凡即是佛何名為性故知勝鬘是未了之說是以因藏對惑言之又曰三乘俱坐解脫牀亦非大涅槃今問三乘俱坐既俱非大驗知菩薩有大非大若也非大理須法華更會何得輒云會唯二有若非大不會現違經文菩薩聞已疑除善行若依此義自語相違又曰由擇滅故體如伊字今謂圓經無擇滅稱何得以三十四心之擇滅用釋五十二位之涅槃。
  問文殊師利何故獨名法王子耶。
  答曰未紹法王之位獨得王子之名今謂餘者不稱王子一切皆應上慢龍種尊王古佛不合更稱王子逸多現居儲君何無王子之號方等列眾十一菩薩皆名王子應當皆悉位居等覺方受王子之名但知諸經或略或存如淨名經歎菩薩云近無等等佛自在慧皆等覺也故所列菩薩亦略王子又曰文殊菩薩是第四依已供八恒并前三依供二十六恒今謂四依供五至八如人步涉所至近遠劣者始行五百次者六百次七次八豈令次者行於十一次行十八後者行於二十六耶故知只是一一加之名六七八如聲聞人出化城時豈歸凡地行初由旬只於三百即前進也此見小乘修熏禪者有五階差五各三品以後後人三三增之便謂四依供佛亦爾若其五人各行三百道理最後一千五百故知此中不須別釋。
  問曰何故以恒河而為喻耶。
  答曰有五義故一由沙多二世人計為福水入中滅罪沒死生天三劫劫名存四佛多近住五眾人共悉乃取池口初出方四十里沙為喻今謂夫兼俗之言事須去取若全用者五義之中豈緣第二沒者生天佛取為喻故應須簡第二存四為信之首。
  問七寶名體其事如何。
  答曰一金說文云五色黃者為長久埋之不生百練不輕二銀亦曰白金三珊瑚佛地論赤色石脂樹形四真珠即赤珠佛地論赤蟲所出或珠體赤五末尼如意神珠無瑠璃故開二珠六車璖青白間色七馬腦此言杵藏或胎取堅實今謂經意釋施以辨度相用辨今經判五時別直釋名體有何不可然文正意事在辨異以顯於同若不顯同何繁說耶。
  問車等如何。
  答曰車者夏后代奚仲造之古音居行居人也今曰車車者舍也行如舍故乘者駕也周禮云載也輦輓車也人前引之古卿大夫皆亦乘之自漢已後天子乘之故今天子皇后所乘者曰輦輿者說文云車輿也又云無輪車也作轝非體欄鉤欄也門遮也楯檻也縱曰楯橫曰欄華葢者酉方暑月持之遮熟釋名雖爾須會此經意亦如前又曰唯識云具足攝受方成度相頌曰安住與依止意樂及事業巧便向清淨度成由此七於此中但舉迴向一今謂雖有清淨之言為有相耶為無相耶非相非無相耶與華嚴般若施為法界及攝大乘與大品中度度攝六為同異耶又曰施有五種謂志心信心隨時自手如法行捨此五即攝七中事業今謂既攝入七問意同前都無般若無住相故亦無楞嚴互相攝故。
  問此中經文六度之相雜亂次第二種何所表彰。
  答曰雜在地前次在登地今謂教純行雜一切皆然純雜相望乃雜進而純怠何者正行施時未修餘故若云初地成就檀波羅蜜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不審初地菩薩為破何戒違何則瞋不行何行何惑所亂有何愚癡世人但知信權教而迴轉不窮實以歸宗今文因光所見乃見地上地前及以七地尚乃不知地前為何所表不判所表徒設餘辭況所釋行相全同人天戒善而已。
  問從或有菩薩至無上道文相如何。
  答曰初之一行是後得智今問後得智體獨在於佛亦通菩薩若根本智在佛獨有如何後得屬菩薩耶故知深是不要此解。
  問爾時文殊至大士何義理耶。
  答曰此答成就也今謂大文雖即在答成就今此初文是經家序出答人非答成就文也論中但云文殊師利以宿命智能答彌勒不云此文為答成就分文既悞何足可怪。
  問從如我惟忖去文是何義耶。
  答曰論分此文云成就十種事初是大義因成就經但五句論有八句應作四對今謂論以八句釋於四句何須以增句添經文耶廣如疏記。
  問十號名義何。
  答瑜伽云無上丈夫調御士薄伽梵為第十即世尊也故知如來是下九號之總序也今謂此亦譯人意別何足和會什公善曉音辭計無忝於新學所譯經論皆如此經何得後譯獨為前後故笈多添品一句不改後代豈可過笈多耶。
  問頗羅墮唐名何等。
  答曰此婆羅門十八姓中之一可爾。
  問八王子名為何表詮。
  答曰應為四對一大智大悲二了有了空三進善破惡四違偽知真今謂直聞所對對甚分明及至屬名未為的當如何有善名為悲智無量及寶為了有空唯進善破惡稍欲相似響雖虗假不可全偽法通真俗未必無假。
  問彌勒當知至汝身是也此是何文耶。
  答古今相即也今謂自古章疏皆云結會古今而忽改為古今相即何足為奇人雖相即事處天隔。
  問瑠璃是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