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由昔誓。故成道已有斯勝能。茅城等者。俱尸城也。為欲唱滅。先示背痛。以病為由。具如前文因病說力中說。
  誓願去。初後不二。後心方滿。慈悲下。誓功能。法喜等者。章安私語。第一本云。發心真實。隨念即除。若望差者名不真實。喜禪師與二十七人同發光州。於弟子中喜師最老。若發心下。判得失。要三寶等。即不真也。自無專精。推加仰佛。故要君者無上。心若真實。尚得初住何況病差。
  次安心中。體解等者。先令了境。依境起誓。方論安心。故明發心。更牒前二。體解境也。發心誓也。先正觀。次六十四番。大藥者。第一義治。不須對轉兼具。
  次破遍中。先推病由心。次今觀下。正明用觀。初破因成。次不得下。破相續相待中其文並略。初因成云非地等者。由心故非地。病身故不離地。餘三亦然。是故此病非身心合。通塞可見。
  次道品下。中意亦同前。非淨等者。約破到說。有真等者。約諦境說。我及眾生病皆如是。亦是觀病中道合。此中說空假等約觀。枯榮等約所表。具如前文陰境道品後說。
  助道中云略修止觀者。即境等六為正行也。障若不除。當借止觀氣息術等六正助合行。當入初住。況四大病。
  次次位中。如彼瑠璃等者。水清故見。深故未得。可約六即辨得始終。不免眾灾者。若三小灾。果身尚在。故應未離。若俱無分。豈可濫稱大車可見。
  次業境者。今修等者。止觀如日光。業相如萬像。
  次釋疑。初引二經證大小相。次引法華證十界相。淨名亦然。大小俱有何以云無。
  次別解者。初因緣者。先示內外緣。初內中云心漸等者。亦可云明靜。明靜兩字以對止觀。善惡各有生滅者。以由二世。惡有輕重。善有邪正。兼修止觀動昔善惡。人由止觀善惡生滅者。因觀故見非由此生。故舉譬云。如境被磨。理性如鏡。暗散如塵。止觀如磨。業現如像。
  次明外緣者。佛菩薩也。文雖各說。義必相成。即有機應。冥顯四句。眾生等者。若有四悉。方能感應。禪力故示。名善惡禪。所見顯了。如華示人。今但等者。立境所以。
  次正明業發。言六意者。只是二法。初二單發。三四互明。五俱六雜。下一一文皆具六意。至下釋中但辨二相。餘但例云前從。俱雜可以意知。於中先明習因習果。
  次釋報因報果。習果報因。文雖不立。有二義故。亦須釋之。一者對辨。二互受名。是故今引二論通釋。言習因是自分因等者。新名同類。俱舍云。能作及俱有。同類與相應。遍行并異熟。許因唯六種。論中委釋。若大論中云。所作共自分。並遍相應報。付公飜譯。足可師承。況復大論。今家所用。況復二論。仍是舊名。今且依文略申大旨以備發得。
  云何下。先釋。次辨發相。初文先釋次判。性言依果者。依習因故。即等流果。約剎那故。次此義下。判性。亦從剎那。若始終說。即無漏果。不通三性。次論家下。與上相及。次報因報果者。既合二習共為報因。是則名四義但有三。習中云果。望報成因。次就今下。論家復以隔世習續方名習果。
  數家下。判二果異。判雖少別。釋義不殊。數依毗曇。論准前釋。又今下。論家異釋二因二果。悉皆隔世。約業成否以判兩因。隔世所起方為習果。酬前報因方名報果。此之四名則有四義。
  若坐禪下。次明現相。初明報果。相現中云互受名者。一相之上得因果二名。由曾作因故今名果。報在來世復得名因。又能下。此相現時為報作因。今但下。判。於坐中下。習因相現。亦云互受名者。望前名果。望後名因。言互受名。皆約相現得作此說。故與毗曇釋義不同。
  善相眾多下。別判六度相現不同。然六度相。但便類例。為六所攝。若習若報以用辨發。且如施中物。互現皆得表。報唯內心起方名為習。言法門者。於過於現或單分別。或為施故簡此施心。皆名習因。下五皆然。次戒中云十師者。且寄中國。第一本云。陳留有人因禪發習。自能講律。智相中云菩薩境。以三菩薩望圓皆事。別除登地。餘皆事収。
  六度下。勸誡。前登文云慎之懃之等。諸方等師下。明判須償不同。貸字應作貣(他得反)。從他求物也。曾於三寶未還。小乘自為猶許未償。大乘利他本期濟物。專為入道並許未還。舊雖然終無新造。發大心已即須惠彼。豈現侵彼名為大乘。觝字應作抵。拒也。次明六蔽相者。初慳中云蝃者。疲也。詬(許豆反)。耻辱也。破戒中唯七支性及一酒遮。嗔故乃煞。貪故有婬。此二并盜及口四過。即七支也。若口為一即是五戒。
  復次內心下。略舉四分習因之相。餘略不論。
  次料簡者。先以四句料簡障否。次判中。初約事生滅判。次約三諦判。言初善者。以有漏對三諦故。有漏在初。次約作無作。言性與無作者。習因約心。心則易知。報果憑相。相則難辨。若善惡下。正判性無作。作必假心。與事俱故。相現時心事俱現。作後無作。一形恒有。故相現時不假於心。此約形俱。作俱同性。故亦難判。但是違教及違本或。本要字有。名違無作。故無作後。復以十法三相往撿。
  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