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即性惡。不但性惡融通。無法不趣。而任運攝得佛法界性善。亦乃性善融通。無惡不具。而任運攝得九法界性惡。故圓修行人。至於果成。九皆究竟。四明尊者謂蛣蜣等。皆須六即判。其初後正此意也。客又問曰。圓頓教旨。明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義亦盡矣。蔑以加矣。何必定須論乎性具。予對曰。天台一家宗旨。明隨緣義。有隨緣變者。別教是也。有隨緣不變者。圓教是也。變與不變。正在教中所論。具與不具。具則隨緣不變。屬於圓教。隨緣若變。正因不具。是故判入別教。是則隨緣不變之旨。全在性具之功。那云不必論乎性具。客又問曰。隨緣不變。約具以明。此固當然。何必定須性具十界乎。予對曰。性具之理。若不具明十界依正色心。昧者但云性具佛界。不具九界。是則必須破九界。以證佛界。何以故。以九法界非性具故。乃但中佛性。隨染緣之所搆造。如淳善人。性不具惡。忽被惡人所逼。隨緣強作諸惡。既非其能。故說善人果然為惡。苟欲復其良善。必須大加翻悔。改惡遷善。故不足稱為君子不器。善惡皆能。若圓教人。以知性具十界。故能隨染緣造於九界。如全水為波。全水為氷。是故一切迷中染惡二法皆性具。故但彰己能。何過之有。以非過故。迷中二法。當體佛性。修中全九界。即是本性中九界。全修即性。名為成佛。無別他佛可成。又問曰。性具明乎十界。是則成道之時。但成佛果。修善性善義已周足。何須更立性惡法門之稱。予對曰。立此性惡法門。事非小小。凡有五大因緣。一理體本來具足故。二照性可以成修故。三果地圓證莫非妙法故。四起妙用時須施十界故。五根性不同攝機須遍故。餘之四義。前文已具。根性不同。攝機須遍。今當明之。凡為二意。一明菩薩度生須此法門故。二明眾生機緣須此入道故。

  菩薩度生須此法門

  又有二種。一者示現無量不乏此門故。二者自利因此即用利生故。

  示現無量不乏此門

  已如前果地圓現毫無虧欠門中說。

  第二自利因此即用利生

  今當明之。凡二義。初引義證。二引人證。

  初義證

  如淨名經說。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恚惱。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不以為勝。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謟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不隨他教。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智。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子綵女。而常樂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辨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
  釋曰。如此經文。可以證菩薩。以性惡法門。而化度眾生。通達佛道也。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曰。何謂也。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蓮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復不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釋曰。如此經文。可以證觀修惡即性惡。任運攝得佛界性善。可以為如來種也。

  第二引人證者

  略引三緣。

  初婆須密多女緣

  華嚴經云。善財童子。見師子嚬申已。復告之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險難。此國有城。名寶莊嚴。中有女人。名婆須密多。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遶無數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爾時善財童子。大智光明照啟其心。思惟觀察。見諸法性。得了知一切言音陀羅尼門。得受持一切法輪陀羅尼門。得與一切眾生作所歸依大悲力。得觀察一切法義理光明門。得充滿法界清淨願。得普照十方一切法智光明。得遍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