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山家緒餘集
 宋 善月述
  山家緒餘集目次

  卷上  教篇 開權通論(十篇) 聲聞化源化(三篇) 索車三一義(二篇) 齊探經旨說(二篇) 三分正義 三分餘義 三疑通說 部教大節義 無量義經同異體論 方便品題原旨(一曰非問) 龍女成佛權實文旨 四伏疑釋難 六重本迹辨誤卷中 法華秘密例 三疊流變說 得得大要論 右遶議 圓宗修性離合論(十篇) 性惡義(三篇) 六即義(二篇) 雙遊義(三篇) 圓斷直說卷下 三法縱橫義(三篇) 秘密傳不傳義 置毒喻 論光明題旨 判提謂經釋難 識辨(三篇) 三藏菩薩斷伏義 家家定頌說 涅槃五佛子回心義  觀篇 觀境真妄論(十篇) 心造文旨 三千總別義 十種境界義 示陀羅尼行位 授安心法義 香華體徧說 輔行普門子序略釋
  山家緒餘集目次(終)

  

  山家緒餘集卷上

    四明沙門栢庭 善月 述

  教篇
  開權通論(十篇)

  夫開權者何所以明如來出世大用五時化物之元意也其旨出法華而名義起自一家焉在昔先達未掌持論以其無可疑者然辨論出於近代諸師其說有施開用與之意權實同異之辨文相多端祖意難曉雖各建立未免乖張不達化源論何由絕論之不絕雖辨奚為今所申明意革舊論敢矯誣於先覺庶通貫於諸文若履坦途俾無異轍苟餘論不息吾亦將柰何哉姑約十義以舉大科云。

  一示化源

  原夫如來本證三千權實妙體未始隔異尚不當實況得名權尚不當同況得論異是則非實非虗非如非異強名法界亦曰實相此實非對權而立直彰體本真實而已雖非權實而迷悟且殊是以吾佛垂世設教直欲以此道開示群生悟本知見入證此理究竟還源同佛所住住實際中故曰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奈何機非所宣實道不足以化之則宜逗之以權於是依如來藏同體權實作從實施權而說或說九界法或說佛界法或說二法三道四果或真或中或即或離或圓融說或隔別說或顯或密種種不同由是有大小頓漸開合之異即在昔四時之施化也若乃機緣隨稟隨入并益并當雖菩薩隨處受大其如二乘執證小果豈知有它意哉然非出世本意則猶權而已夫權所以濟實實濟則啟權權而不啟則壅權害實矣故權不可終用必授之以實於是靈山會上先之以重敘出生則開為合序次之以斥作方便則動執生疑終也之以開權顯實則咸會一乘故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故得會本藏理一道無偏出世意周本懷斯暢此特佛世設化之意至於滅後四依判教雖不出此而有今昔部旨權實法譬同異等義蘊乎其中故難條理耳(云云)。

  二明法體

  言權實者名也名必有體體不自彰要由言顯故兼明之但權實之言名通法譬權實之義非一處得故止觀於是有暫用還廢究竟旨歸之釋此則正從法也而義亦可從譬權猶權衡之權實猶華實之實所謂權實之義非一處得如妙經疏先約四句以示之謂一切法權乃至非權非實次約十義以束之謂事理理教乃至通別悉檀然論法體言權實足矣約義推變故有雙亦雙非之旨非謂別有也所以雙亦者止約一時一法體同言之雙非者為未證者遣情已入者兩捨故成四句若夫十雙則又徧約因果自他一期竪說總而言之權實而已若以會通其十雙乃自雙亦句出句之權實秪是十雙理教一義互有通局耳又此四句既徧諸法攝令可識不出三諦三諦性融體徧一切不即不離以諸法故皆權以法界故皆實以體一故雙亦以性泯故雙非其實一理也故妙樂曰以法性故不違諸法不受不住不入諸法性融然以四句而觀一理則一理可知此其大體也舊或以權實不出三義謂時也教也界也(云云)此猶通漫不若今以四一為實對昔四三為權得權實之正途開顯之大要雖有十雙義亦不出此故曰人理教行之有歸開示悟入之無異即其義也。

  三述施開

  夫法立然後論用用以化物物不可以頓被故施之以權權不可以終用必會之以實故次法體而述施開如是而已應具明為實施權等三譬之如蓮華三喻云然此三義收一化盡出世之意罄於是矣所以為實施權者有以見其佛意在大為機緣故不獲已施於漸耳開權顯實則其權實體本不異情謂自覆故今示之即權是實也廢權立實則權既即實更何權乎非不說權無權可說此其大旨也然以時論之一往汎論俱通今昔的從正示施唯在昔開廢唯今亦可三義唯約今經以前未談化意故也故曰在昔尚無施權之言等若對喻論次乃有前後俱時同異之義不出約喻約事則先開後廢約法約理則開廢俱時若取中間迭廢則廢在開前留逗後緣則施復開後此如玄籤所示是也(云云)而輔行有此從法便故先廢後開若與玄籤異者今謂約喻與彼同約法與彼異彼法則約諸文展轉相廢猶似未開正同中間迭廢之義故有先後餘如彼文此欲略知耳。

  四論同異

  法體一而已矣一則本無同異由教有施開故體有異同故曰異約施權同約開權此同異所以次於施開也然本諸祖文出於荊谿其他雖有同異之言曾無二體之說縱有其名亦不併出如妙樂釋兩處吏民之文有曰跨節為同當分為異是則同為同體異為異體等由是教門有所謂同異體之義也但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