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乎有定謂三千立法此乃迷名而不知義也今反問之三觀各分遮照爾作此解假使複疎顯妙中有遮則三諦俱遮之旨則不惟俗諦俱遮即空中亦復俱遮又如何立法若例立照則三諦俱照則不惟俗與二邊俱照即真諦亦照又如何斷滅耶。
  △五明破迷故用觀。
  迷情須破故用即空即假即中達此一念修惡之心即是三千玅境。
  承上章情可破法不可破法不可破故體本明淨不斷纖毫其如迷情難消故宜用即空假中三觀破之雖曰破之實無他法可破秪以三觀達此一念根塵對起之心即是三千玅境則三諦三觀修之與性自然成矣。
  △六明情破故法顯。
  修惡既即性惡是理具三千而此修惡便是玅事三千。
  若修惡定是惡則善玅而惡麤定須翻破今修惡既即性惡是則修惡是理具三千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當體圓成而此修惡豈不便是玅事三千故大師明眾生理即佛云此是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此言性惡即是法身也又云雖五無間皆解脫相此言修惡即是解脫也又云雖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此言修染即是般若也故云便是玅事三千。
  △七明觀理能攝事。
  但觀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自然攝得事用三千。
  或問諸佛果成有事用三千今但觀修即性其如事用何故釋之曰但觀理具而巧用三觀以空而三惑俱破之以假而三諦俱立之以中而即惑即諦法界而等觀之功至自至不久自顯何患果位事用三千乎。
  △八明理與事融通。
  三千皆實相相宛然事理本融非頭數法。
  經云諸法實相諸法三千事也真如實相理也即諸法而實相則即事而理即實相而諸法則即理而事即事而理則三千皆實即理而事則相相宛然豈不事之與理其體本融豈比世間頭數之法此彼相隔一多不融乎下文云一切即一方能同居一念派之彌合故如眾珠咸趣一殊此之謂也。
  △九明是顯非所破。
  不屬所破寧非所顯。
  謂雖用三觀破其迷情而情消理顯情消非所破理顯是所立大師不云乎譬如蛇虺但消其毒不殞其命尚可乘馭矧螫蠆乎。
  △十結成涅槃性惡。
  故曰諸佛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點此一意眾滯自消。
  點此一意者三千皆實相相宛然不屬所破寧非非所顯也惟其三千皆實相相宛然在事用三千則惟佛與佛究盡諸法實相而九界性惡何甞斷在理具三千則一切眾生本來即佛而佛界性善何甞斷所以天台歸宗法華深悟涅槃只此兩義囊括大旨有以也夫。
  △十一引問答以發明三初明提佛但斷修中善惡。
  問曰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善盡修惡滿足諸佛斷修惡盡修善滿足。
  此中問答文出觀音玄義今虎溪大師略引發明未必全同學者第知中大略而已。
  △二明修善惡玅不屬所破。
  問修善修惡既是玅事乃屬所顯何名所破答修善惡即性善惡無修善惡可論斯是斷義故諸佛斷修惡盡闡提斷修善盡修善惡既即性善惡修善惡何甞斷斯不斷義斷與不斷玅在其中。
  答中全要緊處在修善惡即性善惡無修善惡可論斯是斷義葢若有修善惡可論便是不知即義苟不知即則善惡吳楚諍論紛然便不是斷義惟其了知修善惡既即性善惡修善惡何甞斷即不斷而為之斷是故玅在其中恐後學未悟復立二句明之一須先悟無修性之殊二須悟無善惡之異謂之無修善惡可論。
  △三明提佛不斷善惡同否。
  問闡提不斷性善修善得起諸佛不斷性惡還起修惡否答闡提不達性善為善所染故修善得起廣治諸惡諸佛能達於惡故於惡自在惡不復起廣用諸惡化度眾生玅用無染名惡法門雖無染礙之相而有性具之相。
  諸佛與眾生真如玅性之中本然具足百界千如猶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謂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故華嚴云能隨染淨緣遂分十法界當其眾生迷而隨染緣造九界時則佛隱而九顯染用當情而玅用不彰雖曰不彰而佛性堂堂未甞不顯但眾生自迷當面錯過耳諸佛悟而隨淨緣造佛界時則佛顯而九隱雖曰九隱而九界體性既同究竟則舍用自在方其舍之則藏故佛顯而九隱若其用之則行則十界而同彰故曰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九界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謂之普門示現葢實證乎此也故曰廣用諸惡化度眾生玅用無染名惡法門以其不得已而為之強名為惡故無染癡之相而有性具之用。
  △十二約六即以判位二初法。
  博地但理名字初聞觀行未顯驗體仍迷六根似發初住分見玅覺果成究竟明顯。
  博地但理理即三千也名字初聞聞性具十界名知性具三千字也觀行未顯修三觀智觀三千境雖伏五住惑未破故驗三千之體仍迷而不顯也相似似發破見思惑獲六根清淨位相似三千顯發也初住分真此至等覺分破無明分證三千也玅覺果成究竟明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三千諸法實相也。
  △二譬二初三人譬。
  是則理須親證其相方彰如曹公相隱解衣方見事可比知如孫劉相顯瞭然在目。
  昔漢末劉孫曹三人俱往相肆相士先許孫劉位皆至於天子獨曹公不蒙許可乃解衣以示相士見之放聲大哭曰天下從此紛紛鼎沸矣後果廣識各各雄據一方以稱帝號時人或有惡二人者以為之目謂曹操奸雄劉備梟雄若曹操之奸雄信奸雄也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