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文為三。初略標大綱。二廣作分別。三歷事指點。初中三。初一番問答泛標正法。第二番問答標宗大乘。第三番問答標示止觀。初中又二。初問。二答。今初。
  有人問沙門曰。夫稟性斯質託修異焉。但匠有殊彫故器成不一。吾聞大德洞於究竟之理。鑑於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聞正法爾。
  沙門以勤息為義。廼出家之都名不改名性即指自性清淨心。一期果報五陰名質。有其質者必稟其性。所謂性相近也。所緣名託。造進為修。隨於染淨緣。成逆順二修。遂有十界差別之果。所謂習相遠也。匠喻師友。彫喻訓誨。器喻學人。秉教修行所尅之果不一者。三乘七方便等種種差別也。究竟之理指本性言。玄廓之宗指妙修言。玄則不滯於淺近。廓則不局於偏隅。不滯不局乃名正法。蓋已密請大乘止觀法門矣。
  △二答。
  沙門曰。余雖幼染緇風少餐道味。但下愚難改。行理無沾。今辱子之問。莫知何說也。
  此謙退以觀機也。染緇風餐道味。是明其習於正教。下愚難改是謙言。未臻行理繇行理無沾。所以不能懸鑑他心。莫知問者。欲何所說。然大師示居鐵輪已屬行位。今言無沾實謙辭耳。
  △第二番問答亦二。初問。二答。今初。
  外人曰。唯然大德。願無憚勞。為說大乘行法。謹即奉持不敢遺忘。
  未達惟心心遊理外名為外人。發大乘心求大乘法斯可與言大乘矣。
  △二答。
  沙門曰。善哉佛子。廼能發是無上之心。樂聞大乘行法。汝今即時已超二乘境界。況欲聞而行乎。然雖發是勝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萬差。入道非一。今且依經論為子略說大乘止觀二門。依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願也。
  能發大心便名佛子。以其堪紹佛位故也。昔有羅漢畜一沙彌。沙彌忽發大心。師即讓令前行。故知一念發心實超二乘境界。然既發勝心。尤須勝行。行雖萬別止觀為要。以止觀二門能攝能生一切行故。
  △第三番問答亦二。初問。二答。今初。
  外人曰。善哉願說。充滿我意。亦使餘人展轉利益。則是傳燈不絕為報佛恩。
  佛以度生為事。惟有傳法能報佛恩。此正大乘自利利他之深心也。
  △二答。
  沙門曰。諦聽善攝。為汝說之。所言止者。謂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虗妄因緣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作是觀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為止。所言觀者。雖知本不生今不滅。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虗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為觀。
  先誡諦聽令生聞慧。又誡善攝令生思慧。以階修慧也。梵語奢摩他。此翻為止。而有三別。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就一一止各有三義。體真止。止息見思。停止真諦。見思真諦如水與冰同一濕性。性則不當止與不止也。方便隨緣止。止息塵沙。停止俗諦。塵沙俗諦亦如冰水。性非止與不止也。息二邊分別止。止息無明。停止中諦。無明中諦亦如冰水。性非止與不止也。謂知一切諸法等者。知之一字即所謂作是觀之觀字。廼繇觀以入止也。一切諸法徧指十界十如權實性相。所謂因緣所生法也。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所謂我說即是空也。十界俱空。不同但空而已。但以虗妄因緣故非有而有。所謂亦名為假名也。十界互具不同偏假而已。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所謂亦名中道義也。法法皆中。不同但中而已。觀即空故。令界內外見思妄念不流。觀即假故。令界內外塵沙妄念不流。觀即中故。令界內外無明妄念不流。為令易解次第分別。得意為語。三止圓在一心之中。故為大乘止門。梵語毗鉢舍那。此翻為觀。亦有三別。一從假入空觀。二從空入假觀。三中道第一義觀。就一一觀亦各三義。從假入空觀。穿見思觀達真諦。見思真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從空入假觀。穿塵沙觀達俗諦。塵沙俗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中道妙觀觀。穿無明觀達中諦。無明中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也。此示觀文與止稍別。前約因緣所生。即空假中以明妙止。則三妙觀已在其中。但是就事顯理攝末歸本。譬如大佛頂經所明。陰入處界皆如來藏也。今言雖知本不生今不滅。即牒上文全事即理言之。所謂隨緣即不變也。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虗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廼即指彼一切諸法隨拈一法無非緣起法界。所謂不變隨緣。即性具相。俱體俱用。譬如大佛頂經所明。如來藏中七大互融。方為大乘觀門也。夫以背塵合覺。所有三止三觀總名為止。全體起用。所有即寂即炤總名為觀。既非歒對之功。永異偏小之旨。得此意已廣悔下文染淨三性若竪若橫。種種止觀從始至終罔非圓極。方知智者大師遍立十境。備論十乘。要不出於此矣。秪緣根有利鈍。致使說有詳略。何容重子而反輕父哉。初略標綱要竟。
  △二廣作分別二。初重問。二詳答。今初。
  外人曰。余解昧識微。聞斯未能即悟。願以方便更為開示。
  △二詳答三。初許說。二立科。三解釋。今初。
  沙門曰。然。更當為汝廣作分別。亦令未聞尋之取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