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存乎明靜之體矣。是為圓頓。是為無作。是如來行。是照性成脩。脩成而用廢。誰論止觀體顯而性泯。亦無明靜。豁然誰寄。無所名焉。為示物旨歸。止成謂之解脫。觀成謂之般若。體顯謂之法身。是三即一。是一即三。如伊三點。如天三目。非縱橫也。非一異也。是為不思議三德。是為大般涅槃也。嗚呼。此法自鶴林韜光授大迦葉。迦葉授之阿難。阿難而下燈燈相屬至第十一馬鳴。鳴授龍樹。樹以此法寄言于中觀論。論度東夏。獨淮河慧文禪師解之授南嶽大師。南嶽從而照心。即復于性。獲六根清淨。位鄰乎聖。斯止觀之用驗矣。我大師惜其無聞後代。從大悲心出此數萬言。目為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分為三卷。初卷開止觀之解。次卷示止觀之行。解行備矣。猶目足焉。俾我安安不遷而運到清涼池。噫斯文也。歲月遼遠。因韜晦于海外。道將復行也。果咸平三祀日本國圓通大師寂照。錫背扶桑。杯汎諸夏。既登鄮嶺。解篋出卷。天竺沙門遵式首而得之。度支外郎朱公頔冠首序。出俸錢模板廣而行之。大矣哉斯法也。始自西傳。猶月之生。令復東返。猶日之昇。素影圓暉終環回于我土也。因序大略以紀顯晦耳。

大乘止觀釋要自序

  大乘者心性之異名也。止觀者寂照之異名也。世顧離心性別覓大乘。離止觀別談寂照。何異騎牛覔牛。丙丁童子求火乎。儒者之道有見而知之。有聞而知之。佛道亦然。北齊大師悟中論四句偈義。直接龍樹心印。一傳南嶽。再傳天台。天台述為摩訶止觀等書。由是止觀法門盛聞於世。頓.漸.不定三法並圓。乃南嶽所示。曲授心要。世皆罔聞。今試細讀。實為圓三止觀總綱。文不繁而義已備。獨慈雲懺主五百年後序而行之。迄今又將五百餘年。微言將絕。予愧不敏。未能聞道。姑效盲人摸象述為釋要。以助其傳。李石蘭.張孺含二居士集眾緣付梓大乘緣起為弁簡端。古吳蕅益沙門智旭謹識。
  (序目皆照流通本所刻。分卷音釋依藏本故不同也)。

  目錄

  (一)單子序  (二)通尼序  (三)朱序  (四)原序  (五)釋要序釋題
  初略標大綱二廣作分別(分五)
  一明止觀依止(從第一卷起至第三卷)  二明止觀境界(從第三卷起至卷末止)  三明止觀體狀(從第四卷初起)  四明止觀斷得(第四卷)  五明止觀作用

  三歷事指點

  (前序三篇共五頁。卷一三十九頁。卷二四十五頁。卷三四十一頁。卷四六十一頁。後序二篇共四頁。文雖有四卷。修行大要在第四卷止觀體狀三十頁書。其餘前後三卷半文為學者開解决疑而已。)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一

    明 古吳沙門智旭 述
  夫佛祖授受不過以心印心。此心之體即是大乘。欲證大乘莫若止觀。止則不隨妄想而一相永淨。觀則不滯空寂而妙用恒興。頓了諸法。觸處皆通。可謂成菩提於彈指。功越僧祇。入法界於微塵。理絕分量者也。粵自大師曲授之後。韜晦海東。逮夫咸平復歸之時重暉斯土。不謂延至今時又將置諸高閣。習台宗者尚多逐流而迷源。稟異傳者寧知探本而攝末。自惟闇昧解行俱荒。竊仰靈文饑渴方甚。是以輙忘固陋略辨旨歸。將釋法門大文為二。初題目。二入文。
  △初中又二。初正釋題。二出師號。今初。
  大乘止觀法門
  總題六字。具有能起所起.能依所依.能通所通.能繇所繇.能簡所簡.能成所成.能詮所詮.能解所解八雙十六雙義。初能起者。所謂大乘梵語名摩訶衍。即是眾生自性清淨心。依此能起止觀法門。蓋眾生心性本來寂炤。繇寂義故能起妙止。繇炤義故能起妙觀也。二所起者。即止觀法門。廼三世諸佛背塵合覺之要術。良以眾生心性本來寂炤。然但有性德未有修德。不覺念起而有無明。念起便成動相。違於本寂。無明便成昧相。違於本炤。遂舉心性之全體而為阿梨耶識。名為業相。此則全真成妄。妄分能所。能名轉相。所名現相。三細既呈。六麤隨具。惑業苦三連環不息。苦極思本。返察苦源知苦無性。繇於惑業。惑業無性。有而非有惟是一心。諸妄永寂名之為止。知無性苦及與惑業。非有而有差別萬殊。洞明緣起亦惟一心。大用繁興名之為觀。此二皆依大乘自性清淨心而得起也。三能依者。即是止觀。謂繇意識能知名義故。聞說諸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但以虗妄因緣非有似有。然復有即非有惟是一心。亦無心相可取。如是意識能解了故。攀緣永息說名為止。如理觀察說名為觀。當知修止觀者則是意識之功能也。四所依者。謂以大乘自性清淨心為依止故。依本寂義而修於止。依本炤義而修於觀。當知修止觀者必以心性為所依也。五能通者。謂止觀法門。此復有三。以教為門能成聞慧。以行為門能成思慧。以理為門能成修慧。是中約分別性以修止觀。一往是教為門。約依他性以修止觀。一往是行為門。約真實性以修止觀。一往是理為門也。六所通者。謂大乘自性清淨心。此亦有三。所謂理乘隨乘得乘。一往為語。隨乘是觀門所通。得乘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