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從體名亦何名。二是故下引證。即楞伽經也。一切無涅槃者。單約法示。無有涅槃佛者。乃無因法而有覺也。無有佛涅槃者。乃無因覺而有法也。既無於覺則無不覺。何者。由謂覺者覺於不覺。今既無覺故無不覺。故即結云遠離覺所覺。所覺者即不覺也。若有若無有者。若有是有覺。若無有是無有覺。即屬不覺。是二悉俱離。則覺與不覺悉皆非故。又遠離覺所覺者。即能覺人。所覺法。人法有無皆不可得。所覺法者亦名不覺。但不同初釋以無明為不覺。
  二此即下約用釋二。初結前生後。二此心下正釋二。初約了因般若佛性四。初總示。此心體具三種大智者。華嚴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執著而不得證。若離妄想。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經文云一切智者。乃是總示。其無師等即是三智。由心體即一性。以一性為能具。三種大智為所具。此三大智若次第敵對。無師智即一切智。自然智即道種智。無礙智即一切種智。若準法華文句。既以自然智為一切智。今無師智同佛之智慧是一切智。無礙智同如來智慧是道種智。中道一性自天而然。佛果既極即以無師。亦是畢竟空寂何有可師。由無礙故。故如可來。雖有三智不出自他道種化他餘二自行。本謂一性具足自他。斯之謂也。故以此心為覺性者。有體有用。以覺之一性為體。以三種之覺為用。此之三覺亦名三諦。亦名三性。由此三審實故稱諦。此三照明故稱覺。此三不改故稱性。乃一法異名也。
  二是故下對前平等一性以辨同異二。初標。次云何下辨二。初辨同。謂心體平等等者。三智一性。體一義異。今取體一故云同爾。何者。蓋此一性非迷非悟。如如無名。亦可強名號之為覺。眾生迷故而有三惑。對惑說覺。故此一覺而成三智。從義異故。一性是體。三智是用。由對惑說覺。故智成用。從體一故。此之三智即是一性而成其三。故言同也。二復云何下辨異。本覺者即一切種智。故云在凡名佛性也。出障名智慧佛者。即始覺也。乃該道種并一切智。又本覺者。性德三智也。故云亦名三種智。性出障名智慧佛者。始覺三智也。本即性德。始即修德。雖修性不同。故皆在用。此則愈見三法俱用一性為體。又云心體平等者。一者三法即一故平等。二者修性德一故平等。
  三廣釋。先須了知平等差別二性之義。然後通達南嶽始終所說之意。一者定體。言差別者體是情事。言平等者體是理性。二者相即。以事即性事亦平等。以性即事性亦差別。故有平等性差別性。平等事差別事。初約體用論差別性者。復有事性之性為差別性。如火熱水冷嗔惡喜善等事法性也。故大師引地持云。事法性者性差別故。空中理性即屬平等。此以空中體一為性。若以事即性。向來差別亦乃平等。如諸眾生在差別故。入火必燒入水必溺。佛見差別當處即性。故火不能燒水不能溺。乃至嗔喜常見一性。故令此事亦名平等。若以性即事。當知此性亦名差別。乃是火性水性嗔性喜性。此性不同前來事性。故性德之中有俗諦性者。亦名差別性也。或以差別性。性字為所具。今曰。差別是所具。性是能具。以所即能。故云差別性也。或以性具差別之法。云此法非情。今曰。差別之名本曰情事。從能具故。故云性德差別。非謂性德有差別法無差別情。上乃體用論二中邊。論者以緣了是差別性。以正因為平等性。三者緣了正三皆為差別。此中正因得差別名者。出對緣了說於正因。故使正因與緣了異。三法不同乃名差別。若以正因而即緣了。故此緣了與正因同。正因之體為是平等一性無差。是故三法一體無殊悉皆平等。問。何故偏云若以正因而即緣了。還可通云緣了而即正因不。答。克從法體。正因屬理。乃即之體也。緣了屬事。乃離之體也。以正因即故。故緣了亦即。緣了離故。故正因亦離。如荊溪云。正本不離。今加不即。本不離者由正因體。本屬即故則顯緣了。體本不即。今加不離。或謂不然。今復更引常與無常類而顯之。淨名疏云。問。種以能生為義。義符無常。性以不改為義。義符於常。此二義別。何得言符。答。緣了符種。不足致疑。但正因符種。義似有乖。此文正是克從法體上來。乃就理事對論差別平等。況此平等尚猶差別。應了事理。若即不即悉皆平等。不可分別。又復且就平等差別而為句法。若雙亦雙非。非此盡具。
  就文為二。初問智慧佛等者。智慧之法若對不覺而有覺者。此則屬修。然此之修既指平等心體為修。故又屬性。是以約修為問乃云能覺淨心。約性為問乃云淨心自覺。即下答文通此二問。是故修性皆得名覺。答三。初標示。雖言二義體無別者。覺於淨心者觀智也。淨心自覺者諦理也。諦觀義別。其體乃同。二此義下正釋二。初迷真起妄二。初正示二。初約根本。即界外三細也。心依熏變者。九識真心無明熏變。不覺自動者。若起信中一業二轉三現。今文一無明二妄想三境界。由取義進不開合。不同起信取動以動為業。今取不覺是無明也。動是妄想。即同起信業也。顯現者。即起信中能見相之轉也。虗狀者。即起信中現也。此二合為今文境界。然起信下文亦合轉現俱為境界。故云一切染因名為無明。妄心名為業識。妄境界所謂六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