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妄心歸色。其色心方具。是故不獨攝色歸色亦乃攝心歸色。此約攝事歸理其事方具。功歸在理。就法在事。若直從就法而辨。則妄心亦具妄色亦具。不必云攝色心歸心。攝色心歸色。此之二義隨說不同旨在一時。隨說不同者。如大師因料揀一念心具十二因緣。恐人不得其所以具。遂云不同。世人取著一異定相。一念乃是非一非異而論一爾。此則從於功歸以說。大師又云芥爾有心即具三千。并云惟香惟味觸等。此則直從就法而說。又若直從就法以易通難。必云色何以具。色即心故。
  二料揀餘義六。初重示二。初問。問從不解攝字而生。今先以答文而辯其意。一者相攝。二者相等。三者相即。若善了者攝等即三。名雖有異趣實無別。為不了故隨名解義遂成不同。謂相攝者。大乃入小。小乃入大。謂相等者。大雖不入於小。大乃等同於小。小雖不入於大。小乃等同於大。謂相即者。不獨大同於小。亦乃大即是小。不獨小同於大。亦乃小即是大。因此義故遂有淺深。由即是故所以相等。由相等故所以相攝。故今問意既能相攝必須相等耶。下答云。非但相等亦乃相即。答二。初正答。云何以下辨意。常同常異者。此文之來明事相攝。故此常同常異乃約事用為言。
  第二重問答者以凡難聖。答云聖人稱理施作所以皆成者。故知事融功由於理。由聖證理所以能融。凡夫迷理但見於事。事體同情故云情執乖旨。是故不得。或曰聖人稱理施作者。由對偏情故。若事若理俱名為理。然其圓融體非不事。今曰對於偏情故圓事理俱名為理者。為取了事即理而得理名。為取事之當體自得理名。請有智者細究此意。必然自許今說為正。問。可云理之一字乃是道理而非理性。由不思議事道理本融。聖人稱此道理故事而融。答。次文問云聖人得理便應不見別相。豈非因今文云聖人稱理故有此問。以此顯之理非道理。故淨名疏云。真性乃與眾生共有。以諸佛菩薩能得此理故有大用。豈非大師稟南嶽說乎。又復縱作道理之理。亦無害於今所立義。何者。且事是相。別有何道理而得相攝。
  第三重問答問之意者。克從法體。理體無差無相。事用差別有相。今之學者多云理無相者。乃無定一之相。非謂全無有相。請究今文。聖人得理不見別相者。為定一相。為不定相。若云不見定一相者。何云以彼小事而納大法。故知若從理體。不定之相亦乃可亡。良以相體祇是一種差別法門。不得理故故成定相。以得理故成不定相。其論亡者不出二意。一約法體定不定相。亡則俱亡存則俱存。由此二相體祇一故。二約同異亡於定相存不定相。由即不即故答之。意者如來不獨證亦乃得用。故相無者皆悉證得。
  第四重二。初問。約體用分途為問。平等之體本既亡相。約誰論於攝與不攝。事用之體既然差別。雖云如來不壞此用。如何大小而能相收。二答。約體用相即而答。
  第五重二。初問。由向答中但云即體是用。體理用事祇有事理無礙。如何見其事事無礙。故有此問。或謂三諦既已圓妙。大師何須復說三千。今曰三諦顯言惟有事理相即。蓋由不云一假一切假。無假而不假。是以三千有事事相即。從言雖爾意則無殊。二答。不出功歸在理就法在事。所云就法在事者。一則事能即理。二則事能即事。但了理融故無法不即。蓋由一切諸法全體是理。所以諸法更互相即。尚乃凡身即是金軀。豈況丈六不即藏塵。問。所云凡身即金軀者。何故輔行云一一界果各各具十不相混濫。答。正各具故作此說。下文復云。彼彼三千互遍亦爾。豈非凡身即是金軀。又復於各具中且如佛具十界。豈可不得指佛界地獄界即是佛界之佛界耶。問。此理難信。且如現見色相。豈可即是蘭香。答。學凡則難信。學佛則易明。問。前云從事當體乃有差別。若爾。事之體者即同眾塵。今文從事何以非之。答。今取克實論體。所謂事者但名相爾。問。事即事者功由於理。還成事理相即。未見事事自融。答。功雖在理示相不同。由事理相即者乃體用對論。事事相即者乃就用自辨。若指此用在果而全即眾生因理者。未極佛旨。
  第六重二。初問。外計我遍亦不一途。或計我大物小物在我中。或計我小物大我在物中。或計我與物異。或計我與物同。今通途敘計。問。與真心遍。物何別。答二。初出外執見二。初我與物異。微妙廣大者。正是所計我大物小。二設使下。計我與物同。彼此不融者。我體無相。以我對物即與物即。物體既實。以物對物彼此不融。正隨世間所見而執。何者。世間眾物物皆即虗空而成。故執神我如空與物相即。及就眾物。物物各殊。不可此物即於彼物。故執事實彼此不融。
  二示內顯非二。初標。二知一下釋二。初示內。二非謂下顯非不出。二意不同外道。事相本虗。迷者謂實。佛法知虗。一不同也。故云非謂心外有其實事也。即猶是也。事相全體即是真心。外雖謂即。乃是神我與物相合。即義不成。二不同也。故云非謂心徧在中名為至也。
  三此事下方便重示三。初內師問起。二外人欣受。三沙門下方便顯示二。初約想物大小二。初令想物大小。二沙門曰毛孔下。覈究心事五。初覈事異。二沙門下。究是心體。三沙門曰汝下。覈心無大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