埵。領鳩槃茶。薜茘多。王有九十一子。如靈感傳。西方毗留博叉天王。此云廣目。亦云非好報。亦云雜語。能作種種語故。居白銀埵。領毗舍闍。毒龍等。北方毗沙門天王。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水晶埵。領夜叉。羅剎。諸處建立天王堂。事見唐天寶元年。如僧史略。
  【■記】翻譯名義言。提多羅咤。翻治國。主乾闥婆。及毗舍闍。乾闥婆。天主幢倒樂神。毗舍闍。啖精氣鬼。亦名顛狂鬼。光明疏言。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王名提頭賴吒。此言持國。又翻安民。毗流離。翻增長。主鳩槃茶。及薜茘多。鳩槃茶。舊曰冬瓜。陰如冬瓜。行置肩上。坐便踞之。薜茘多。言祖父。餓鬼劣者也。光明疏言。王名毗留勒叉。翻免離。今註言王有九十一子。如靈感傳者。未詳。毗流波叉。翻雜語。主諸龍。及富樓多那。即富單羅。此言臭餓鬼。主熱病。光明疏曰。王名毗留博叉。翻非好報。又翻惡眼。亦翻廣目。[鞥-合+(白-日+田)]沙門。翻多聞。主夜叉。及羅剎。夜叉。翻勇健。又翻輕疾。飛空捷疾故。羅剎。翻暴惡。又言可畏。乃食人之鬼。光明疏曰。王名毗沙門。索隱言。福德之名。聞四方故。亦翻普聞。佛合掌擎古佛舍利塔。僧史略曰。唐天寶元年。西番五國來冠安西。二月十一日。奏請兵解援。發師萬里。累月方到。近臣奏。且詔不空三藏入內持念。玄宗秉香爐。不空誦仁王護國陀羅尼。方二七遍。帝忽見神人五百員。帶甲荷戈。立在殿前。帝問。不空對曰。此毗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副殿下心。往救安西。其年四月奏。報二月十一日巳時。城東北三十里。雲霧冥晦中。有神可長丈餘。皆披金甲。至酉時皷角大鳴。地動山搖。經二日。番寇奔潰。斯須。城樓上有光明。天王現形。怒視蕃師。謹繪圖像。隨表進呈。帝敕諸道州府城樓。於西北隅。居置天王形像。此四天王。居須彌腹者是。
  【■補】大論曰。護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具大威德。皆名曰帝。能護十方。土地城郭。一切鬼神。皆屬四王。
  【■備】記引持國天王。所主毗舍闍。與註不同。
  【□註】俱舍頌云。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梵語蘇迷盧。亦云須彌。此云妙高妙。謂四寶所成。高謂出眾山表。始從水際。至山半腹。分為四級。相去各十千由旬)。
  【■記】此釋與論同。論言。蘇迷盧山。有四層級。始從水際盡第一層。相去十千踰繕那量。如是乃至從第三至第四層。亦十千量。
  【□註】旁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此橫廣也。旁即是橫最下一層。廣十六千踰繕那。第二層八千。第三層四千。第四層二千也)。
  【■記】此釋亦與論同。論言。此四層級。從妙高出。旁出圍繞。盡其下半最初級出十六千。第二第三第四級。如其次第八四二千也。
  【□註】堅首及持鬘。恒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堅首等三。皆藥叉眾。大王。即四天王。堅首。最下級。乃至四王。居最上級)。
  【■記】此明王眾居四級也。註釋與論。詳略之異。以論□□□□□□□□□□□□□□□□□□□□□□□□□□□□□□□□□□□□□□□□□□□□□□□□□□□□□□□□□□□□□□□□□□□□□□□□□□□□□□□□□□□□□□□□□□□□□□□□□□□□□□□□□□□□□□□□□□□□□□□□□□□□□□□□□□□□□□□□□□□□□□□□□□□□□□□□□□□□□□□□□□□□□□□□□□□□□□□□□□□□□□□□□□□□□□□□□□□□□□□□□□□□□□□□□□□□□□□□□□□□□□□□□□□□□□□□□□□□□□□□□□□□□□□□□□□□□□□□□□□□□□□□□□□□□□□□□□□□□□□□□□□□□□□□□□□□□□□□□□□□□□□□□□□□□□□□□□□□□□□□□□□□□□□□□□□□□□□□□□□□□□□□□□□□□□□□□□□□□□□□□□□□□□□□□□□□□□□□□□□□未有三光。眾生福力。感亂風。吹火精。黃金精。二寶作日。日天子所居城郭七重。東西二千里。南北高下亦然。周圍八千里。又亂風吹琉璃白銀二寶作月。月天子所居宮城七重。東西一千九百六十里。南北高下亦然。周圍七千八百四十里。皆大風持。猶如浮雲。右轉而行。五風者。持。謂有力。能護持宮殿。養。謂能保養宮殿。受。謂含容宮殿轉。謂轉日月。調。謂調日月寒暑。然此註中五風。名與長阿含。有同有異。經言。又為五風所持。自然運轉。一持風。二住風。三動風。四轉風。五行風。同異可見也。齊雙持山頂者。如長阿含及樓炭經。皆曰日月天子之果報。與四王同。又楞嚴明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故知日月宮城。高齊雙持山也。旋環須彌腹。照四天下者。若據張衡渾天圖。則言日如雞子黃。天如雞子白。日從東出。漸漸西沒。復從土下。入地東出。遶天地轉。故言日出扶桑。日入濛汜。如此方所論。乃以日月竪行也。今是旋繞山腹。周圍照四天下也。須彌七金及鐵圍山下。明九山高廣數量。如俱舍頌曰。蘇迷盧處中。謂蘇。即妙也。迷盧。即高也。次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