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以因緣觀停癡。圓以六度度六蔽。闇去明生。第四停心也。藏以念佛停逼迫。圓以即事而理。理即法界。法佛豈逼迫佛法。無能逼所逼。第五停心也。當知信事即理。文字即解脫。慈即寬宏。度蔽彼岸。一切平等。圓五停心也。
  【□註】四信五品對三慧。文句十云。初二。是聞慧位。廣聞廣信。是思慧位。觀行想成。是修慧位。自淺之深。成六根清淨十信位也。又云前三人。是聞慧位。兼行六度。是思慧位。正行六度。是修慧位。
  
  【■備】四信單對正行六度。此依楞嚴寺本。現在儀註。依昭慶寺本。雙對兼行六度者悞。
  【■記】文句云。云何四信。略解三人。廣說二人。觀成一人。信通四人。故言四信也。四信者。一。一念信解。未能演說。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四。深信觀成。妙樂釋云。攝五成四。不須至五。又名從初得。故俱名信。略解三人者。去通從別。則受別名。廣及觀成。必有略故。故略通三人。唯除初信。初無解故。廣說二人。除略解者。廣局第三。不通前二。觀成一人。復除廣解。不通餘三。除信一事。餘不通四。唯信解四。名為四信。若一念信解。未有下三。乃是初信最局。略具初信。廣具初二。觀必具三。故後漸寬。但後後者。勝於前前。故成後局也。
  【■補】一念信解者。謂隨所聞處。豁爾開明。隨語而入。無有隔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六根凡有所對。悉亦如是。無疑。曰信。明了。曰解。是為一念信解心也。二略解言趣者。前但言解。未能敷說。說涉名數。須善方言。今此具足。故言解其言趣。即是為他解說。以說力故。能起自他無上之慧也。三廣為他說者。經云。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香油蘇燈等。供養經卷。是則廣聞廣解。廣為他說。廣修供養也。四。深信觀成者。經云。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靈山。為眾說法。又見娑婆世界。其地平正。乃至大菩薩眾。咸處其中。若能如是觀者。是為深信解相也。又觀行想成。亦是第四深信觀成。謂具上三信。加修觀行。入禪用慧。想成相起。能見有餘實報二土相貌。見佛與比丘僧。常在靈山。方便有餘土相。又見娑婆。純諸菩薩。實報土相也。妙樂云。想成相起者。理具此相。依理起想。故想成便見此相。從初習觀。但得想名觀行淺故。但依此想。漸深漸成。入初住位。任運遍見。應用無方。問。稱理起想。何須想土。但觀一念妙理即足。答。前之三教用觀。皆須破陰。唯圓教即觀一念。三千三諦具足。是則一心一切心。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故觀成時。一心見一切心。乃至一土見一切土。十方諸佛。身中現故。故於自心常寂光中。遍見十方一切身土。
  【□註】妙樂十(十二)云。何故現在唯四信。滅後立五品。答其義既齊。四五無別。但是滅後加讀誦為第二品耳(文)。
  【■記】言義齊四五無別者。謂初信齊一二品。二信齊三品。三信齊四品。四信齊五品。故云四五無別也。
  △三結成。
  此五品位。圓伏五住煩惱。外凡位也。與別十信位同。
  【□註】妙玄五(八)云。五品已圓解一實四諦。其心念念與法界諸波羅密相應。徧體無邪曲偏等倒。圓伏枝客根本惑。故名伏忍。諸教初心。無此氣分(文)。
  【■記】此明五品觀行之妙。伏惑之能也。四教義云。上根利智。聞圓詮因緣即中。明無作四實諦理。便信解一實諦。是如來虗空佛性。非世間。非出世間。非因非果。不可宣說。非可顯示。無說而說。說世間因果。即無作苦集。說出世因果。即無作道滅。故維摩訶彌勒云。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可復滅。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若知涅槃即生死。是無作苦諦。菩提即煩惱。是無作集諦。生死即涅槃。是無作滅諦。煩惱即菩提。是無作道諦。名四實諦也。所以者何。約一實以明四。一實諦不作於四。四不自作。乃至四亦無因緣而作四也。而說為四者。是無作之四。此四畢竟不可得。即是一實諦。名無作四實諦。若聞此信解無疑者。深信一切眾生。是不思議解脫。即大乘。即般若。即首楞嚴定。即佛性。即法身。即實相。即中道第一義諦。即如來藏。即法界。即畢竟空。即一切佛法。因此誓願。菩提心發。是為圓教名字即之信解也。應知四教義。乃品信合說。此以品信間說。故可引十信文。明五品圓解一實諦也。其心。即觀心。既與法界諸波羅密相應。是圓教觀行即之圓行也。次明伏惑得名。謂法界理中。無外道邪倒。人天曲倒。二乘偏倒。既與相應。故無諸倒。復能圓伏諸惑。得伏忍名也。
  【□註】又十紙云。五品之位。理須未顯。觀慧已圓。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堪為世間作初依止。(文)妙玄五(十一)云。五品六根為初依。十住為二依。十行十回向為三依。十地等覺為四依。(文)釋籤六(三)云。四依位者。以此四人並能化他。故以此位。釋於因人功用(文)。
  【■記】此示五品位人。正堪為世間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