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聖。
  【■記】此料簡圓接通別。各有當接不接之殊也。且如通教三地四地已後。既得斷惑。故稱為聖。初地二地。全不斷惑。僅能稱賢。見尚不斷。安論被接。故云接聖不接賢也。前二地為俗。後七地為真。惟除佛地。前二既不被接。故曰接真不接俗也。別教前四十位。無明未破總名為俗。登地已後。分破無明。俱名為真言。接俗不接真者。真是證道同圓。故不須接。故其所接者。唯俗而已。俗即賢。真即聖也。別教亦有三根不同。上根。信住便能被接。中根十行方堪被接。下根。必待十向纔可被接。此則約教分齊。得受接義。故圓來接。而聖真位。則如初地。已破無明。已成真因。任運流入。何須更接。是故圓所不接也。
  【□註】又妙玄順能詮教。約教道邊。具明三接。止觀為成觀故。從所詮理。約證道邊。唯明一接。
  【■記】此明二部論接。三一不同也。止觀問。何以別接通。而不云接藏耶。答。由別教初修空假二觀。破真俗二諦惑盡。方聞中道。仍須修觀破無明八相作佛。此佛是果。仍須前觀為因。故言以別接通耳。輔行釋問意云。何獨接通。而不云接藏。何獨別接。而不云圓接。答意云。通須別接。以機別故。若初後不聞。全屬前二。若從初即聞。全屬後兩。復有一人。破二惑盡。至八地方聞中修觀。進破無明。得法身本。八相作佛。雖見中道。必借通教空假二觀。為前進之方便。亦必待別教之理接之方聞。今言別接者。應具二義。一別教。教鄰近故。二別理。理異真故。輔行又云。玄文以圓接通別者。分為教證。行位別故。今不云者。約證道故。但約觀故。釋籤云。若止觀中。為成理觀。但以界外理。接界內理。通別兩教。是明二理之交際。故明別接通耳。今玄文前六重。仍存教道。故有圓接通別二意。實道只因圓理接權。故釋今文應須教道。復以圓中接但中也。六重者。一藏。二通。三別接通。四圓接通。五別。六圓接別。止觀輔行會三。更有明不接藏。圓不接之文。須者檢詳可也。
  【□註】然圓頓止觀。亦明被接者。為知通塞。復以思議。顯不思議也。如輔行三(十七)。
  【■記】此點示圓頓止觀明接。另有一意。非可與前節同年語也。蓋此圓頓止觀。曾經法華開顯。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有何接與不接。以前之三教有隔礙取捨。今之法門。唯觀吾人一念之心。亡能所。絕對待。能所不二。理智一如。反觀山河大地。猶如大圓鏡智。以己心所。名之曰通。內心少有絲毫隔礙。名之為塞。故此法門不可思議。只此一念原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上與諸佛平等。下與眾生一如。如心亦復爾。如佛眾生然。故名不可思議也。又修止觀時。於真生著名塞。能達於中名通。真是界內權理。名可思議。中是界外實理。名不可思議也。輔行問。玄文云接非會義。今約法華。只應論會。何故論接。答。前後諸文。會義非一。今論修觀。亦可重述法華前教。以例行人通塞之相。論於教門有通塞相。故須明之。如此明接。未妨於會。況接在菩薩。與會不殊。又前後文處處皆明可思議等。但為顯於不思議故。前待後絕。次第應然。何須問言。不應論接。
  △三揀異藏通二。初問。
  問。此藏通二教。同是三乘。同斷四住。止出三界。同證偏真。同行三百由旬。同入化城。何故分二。
  △二答二。初縱許。
  答。誠如所問。
  △二裁奪二。初辨析同中有異。
  然同而不同。所證雖同。大小巧拙永異。此之二教。是界內教。
  △二正釋異之所以二。初明藏教之拙。
  藏是界內小拙。不通於大。故小。折色入空。故拙。此教三人。雖當教內有上中下異。望通三人。則一概鈍根。故須析破也。
  【□註】然藏通三乘。斷惑出界證理雖同。教行有異。大小。約小衍。巧拙。論體析。對界外方便等土。名界內教。以此二教化界內也。不通於大。故小。不能遠通常住故。析色入空者。外計鄰虗。不出斷常。今總觀色心生滅。非斷非常。對破外道。汝說非正。如止觀三(二十六)輔行三下(二十四)。
  【■記】此明藏通鈍者似同。利者碩異也。然藏教教是生滅。通教教是無生。藏教觀是析空。通教觀是體空。故云教行有異也。大小約小衍者。是轉釋教異。謂藏是小教。通是衍門。是為教之大小有異也。巧拙論體析者。是轉釋行異。謂藏人析色明空。通人體色明空。是為行之巧拙有異也。言對界外名界內教者。蓋四土言之。藏通二教。但化凡聖同居土六凡法界也。別圓二教。兼化方便實報寂光三土。四聖法界也。故知藏通對別圓界外教。而名界內教也。言不能遠通常住者。常住。乃大乘中道妙理。有五百由旬之遠。而藏乘界內之教既不能通。故是小也。析色入空一節。正明藏人觀行之拙。初二句。出外計。今總下。明藏行雖拙。亦能破邪。末二句。引證。如止觀破外鄰虗云。此塵為有為無。若有極微色。則有十方分。若無極微色。則無十方分。若析極微色不盡。則成常見有見。若析盡。則成斷見無見。此外道析色也。析心亦如是。若有若無。皆墮斷常也。三藏析法觀云。色若麤若細。總而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