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具此三者。此句指今儀文。通具三類獨覺。或是文句指經通具也。
  【□註】通義雖爾。別釋如前。又二辟支。各有大小。準輔行九下(十五)有三義。一具相名大。不具名小。二兩大中現通者大。無通者小。三現通中說法者大。不說者小。又四教義四。宿世偏修性念處者小。兼修共念處者大。又先達立漸頓二義。如輔行等。七生初果後方極證為小。頓證為大。
  【■記】輔行三義者。引大論云。若七生初果。值無佛世。名小。百劫種相。名大。種相不同。或三十相。二十九八。乃至一相。此獨覺大小也。又七生盡。植佛出世。名小。種相修福。遇佛聞教。名大。此緣覺大小也。又兩大中。各有現通不現通現通者大。不現通者小。現通說法者大。不說法者小也。四教義云。今此小大二種獨覺。辟支迦羅。宿植不同。或於前世。若偏修性念處。觀十二因緣。善根淳熟。生無佛世。因於遠離。自然獨覺。成小辟支迦羅也。若修性共二種念處。理事善根淳熟。獨覺自悟。具足三明八解脫。及六神通。成大辟支迦羅也。又先達立頓漸指如輔行等者。
  【■備】意謂七生方證辟支果。為漸為小。不待七生而證者。為頓為大。此以加行損生為大也。
  【□註】若與聲聞對辨者。如文句七(二十六)云。二乘六義同。十義別。同出三界。同盡無生。同斷正使。同得有餘無餘。同得一切智。同名小乘。別開十義者。行因久近。六十劫百劫故(一)。根利鈍(二)。從緣獨悟(三)。無悲鹿羊。(四。聲聞如羊。驚絕奔走。支佛如鹿。並馳並顧)有相無相(五)。觀廣略(六)。能說得四果法。不能說法得煖法。(七。有云支佛能說法。令人得四果。聲聞不能說法。不能令人得煖法)在佛世不在佛世(八)。頓證漸證(九)。多現通。少說法。聲聞不定(十)。
  【■記】此示聲聞與支佛對辨。而有六同十別之異。言二乘六同者。一同出三界。即梵行已立。二同盡無生。即我生已盡。三同斷正使。即所作已辦。四同得有餘無餘。即不受後有。五同得一切智。即人空般若。六同名小乘。即喻如羊鹿二車也。言十別者。一聲聞行因六十劫。支佛行因百劫。二支佛根利。聲聞根鈍。三聲聞從師。支佛獨悟。四聲聞如羊。驚絕奔走。支佛如鹿。並馳並顧。五支佛有相聲聞無相。六支佛廣觀內外因緣。聲聞略觀四諦。七支佛能說法。令人得四果。聲聞不能說法。不能令人得煖法。八聲聞在有佛世。支佛不在佛世。九支佛無分果。故能頓證。聲聞有分果。故但漸證。十支佛不樂說法。假神力以化他。聲聞或時現通。或時說法。之不定也。
  【■補】言能說得四果法者。如本行經云。辟支佛者。理無說法。唯以神通。而用化物。不以餘法。四念處云。支佛出無佛世。不稟佛教。但作神通。以悅眾生。不能說法。此中小註有悞。當是聲聞能說。支佛不能說耳。縱能說法。既出無佛之世。安得有四果者乎。
  【■備】上曰現通中說法者大。此中小註指支佛當能說法。令得四果者。似指支佛說法功用。顯其用勝也。
  【□註】文中六十劫百劫者。析玄上(一)明修行。聲聞利者三生。鈍者六十劫。支佛利者四生。鈍者百劫。(文)然則聲聞勝支佛耶。聲聞但入見道。支佛極證無學。還以支佛為勝。
  【■補】此牒釋行因久近。意明二乘各有利鈍。而上文乃就二乘鈍者。論行因久近也。次料簡勝劣。問中舉行因久近。故以聲聞為勝。答中約所證淺深。故顯支佛為勝也。言三生者。聲聞順解脫分。外凡為一生。四善根順決擇分。內凡為一生。見道入聖位為一生。俱舍云。極速三生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二生起順決擇分。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婆沙問。順解脫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細。已種未種。云何可知。答。以相故知。彼有何相。謂聞善友說法。身毛為豎。悲泣流淚。厭離生死。欣樂涅槃。於法。法師。深生愛敬。當知決定已種順解脫分善根。若不爾者。當知未種也。支佛四生者。三生見道。得初果已。出無佛世。證無學果。故為四生。
  【□註】又有相者支佛。無相者聲聞。分別功德論五卷。初謂字函云。身子有七相。目連有五相。阿難二十相。獨難陀有三十相。難陀金色。阿難銀色。(文)是則聲聞亦有相耶。須知元是聲聞根性。不論種相。若是支佛轉為聲聞。不妨有相。四教義二云。迦葉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文)若文句解形色憔悴。謂二乘不修相好。此以大形小。不可為並。
  【■記】此相有相無相義別。初二句。指釋。論下。引證可知。四教義下。指人顯根性也。如四教義云。若生佛世。聞生滅十二因緣教。即發四辯。還名羅漢。在聲聞數。如迦葉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亦名辟支佛。若不爾者。那得次為求支佛乘。說十二因緣。設不值佛。亦自得道。據此。則知身子等聲聞。是支佛根性。故亦有相也。
  【□註】又根利鈍者。別對支佛是法行。聲聞是信行。通論各有信法二行。文句五(三十一)妙樂六(二十八)。
  【■記】文句云支佛求自然慧者。辟支是法行人。從他聞法少。自推義多。故取譬鹿。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