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此所得果。先退法。有退果義。又亦無退先所得果。後所得果。容有退義。是故定無退預流果。由此應知。果退法有三。一。增進根。二。退住學。三。住自位而般涅槃。思法有四。三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性。餘三如次。有五六七。應知後一。後一增故。思法等四。退住學位時。還住退非餘。若異此者。得勝種性故。應是進非退。何緣定無退先果者。以見所斷。依無事故。謂有身見依我處轉。見所斷惑。此見為根。我體既無。名依無事。以無事故。必無退理等也。
  【□註】非先有退者。但據餘四說。
  【■補】此二句。是析玄釋。非論文。玉師引以解上二句義耳。
  (此釋伏疑也。蓋上云五從果非先。然於退法。本先種性。何故併云五從果非先。故即釋云。非先有退等也。則果退雖在前五。若論非先。唯中間四。第一退法。雖無練根。不論性退。亦論果退。思護住進。若退法練入。尚論果退。況本是退法。豈不退耶)。
  【■記】此段小註。明釋意也。初一句。斷文。蓋上云下。出伏疑意。故即下。出今釋辭。則果退下。明非退法論性退。第一下。明退法亦論果退。思護下。約中間四。例初退法有果退。
  【□註】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
  【■補】此二句頌。明第六羅漢起無生智也。盡智。是解脫道智。即我知苦已。我斷集已等。無生智。一切煩惱更不再生。即我知苦已。不復更知等。故前五雖得盡智已。或遇違緣即便退失。今煩惱永不復生無有退失。故曰不復更知更斷等。
  (第六於盡智後。能起無生智。所以果性皆不論退。餘五有退。以不起無生智故。本住不動。練根不動。皆無退義)。
  【■記】此段小註釋頌明不退義。先明第六不動義。次明前五有退義。後明第六本住練根皆無退義。論釋云。不動種性諸阿羅漢。盡智無間起無生智。非更有盡智無學正見生也。
  【□註】餘盡或正見(五種盡智後。或但起正見)。
  【■記】此釋與論同。論云。除不動法。餘阿羅漢。盡智無間有盡智生。或即引生無學正見。非無生智後。容有退故。
  【□註】此應果皆有(盡智後正見。六種應果皆有)。
  【■記】此釋與論。辭異義同。論云。前不動性。無正見生。即有正見生。而不說者。一切應果。皆有此故。謂不動法。無生智後。有無生智起。或無學正見前說四果。是誰果耶。應知此四。是沙門果也。
  【■補】正見者。一切羅漢皆有。皆知我是羅漢。
  【□註】已上頌語。取析玄意略註。且羅漢見思已盡。已證無學。所以有退者。考論祖誥。妙玄四(十六)止觀九上(十二)輔行九上(十五)。
  【■記】此考祖文明羅漢有退所以。妙玄云。隨信行。生退思護住升進等法。得盡智無學等見。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等見。或彼遇違緣有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五種是信種性鈍根。因中修道。必假衣食等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所欲進也。止觀云。初從麤住。訖至非想。通有四分。謂退護住進。退。又二。一。任運退。二。緣觸退。緣有內外。外。諸方便二十五種吐納失所。是外緣觸退。內。於靜心中三障四魔。而生憂愛。是內緣觸退。後或更修得。或修不得。此人甚多。護分者。以內外方便。將護定心不令損失。住分者。或因守護安隱不失。或任運自住。即是住分。進分者。或任運進。或勤策進。各有橫豎。橫豎各有頓漸。若十二門一一而進。名漸進。若一時具足。名頓進。特勝通明品品而發。名橫漸。一時具發。名橫頓。又於四分。分分皆有四分。具如修證中說。輔行云。言退者。有因緣退。名緣觸退。無因緣退。名任運退。二十五種等吐納失所。即去取失宜。是外緣觸退。於靜心下。是內緣觸退。又云禪門謂退分中退分者。從九品至初品併失也。退住者。至初品便住也。退進者。至初品已。更能策進至二品。乃至九品。亦能更進。退護者。退已將護。使從初品。以至九品。弗使更退。餘之三分。例說可知。
  【□註】蓋信行慧解脫人。不修事禪。不得滅盡定。或世智斷惑。但得盡智。不得無生智。遇著違緣。還起煩惱。故有退也。
  (違緣者。一長病。二遠行。三諫諍。四營事。五多讀誦。又大經明五緣。一樂多事。二樂說世事。三樂睡眠。四樂近在家。五樂多遊行)。
  【■記】此玉師出其退之所以。然取止觀文意釋也。如止觀云。一壞法人修九想。但求斷苦。燒滅骨人。急取無學。不欣事觀。既無骨人可觀。便無神通變化。願智頂禪。雖言燒滅。實有身在。例如滅受想。而身作證。此人好退。乃至云若然。即是世智斷惑。慧解脫人。故得有退。非無漏智。斷一品惑。進一品解。而有退也。
  【■補】隨願而了。名為願智。
  【□註】又析玄謂。非先種性者。但是無學一道所成。不得堅固。故有退。若是先種性。由學無學二道資(堅固。故無退)。
  【■記】一道所成。指緣空直入者。二道所成。指帶事兼修者。
  【■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