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然有漏網機。及橫來眾。未聞前教。豈解佛乘。更說涅槃。重為捃拾。普令證歸佛慧。故二經同為第五時。
  【□註】從經題立時。以此二經同醍醐故。
  【■補】妙玄曰。醍醐眾味之後。涅槃稱醍醐。此經名大王膳。故同也。
  【□註】具云妙法蓮華經。妙名不可思議。法即十界十如權實之法。蓮華譬上權實法也。
  【■記】法華有三本。晉譯。名正法華十卷。秦譯。名妙法蓮華七卷。隋譯。名添品妙法華八卷。今是秦本。妙名不可思議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十界。謂四聖六凡。蓮華譬者。蓮華。因果同時。喻妙法權實一體。
  【■補】妙法即實相。十如者。如是相。相據外而可別。如是性。性據內而不改。如是體。主質名體。如是力。功能名力。如是作。構造為作。如是因。習因為因。如是緣。助因為緣。如是果。習果為果。如是報。報果為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等。為究竟等。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
  【□註】涅槃。具云摩訶般涅槃那。此云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即三德秘藏也。
  【■記】大者。稱體而周。法身德。體遍十方也。滅者。無縛所累。解脫德。滅除二種生死縛也。度者。破無明障。般若德。照破五住無明也。
  △二結立異名。
  是為五時。亦名五味。
  【□註】結也。五時。在大部中。或作五味列。故云亦也。五時說法頌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
  【■補】今明別義。故引孤山五時說法頌。
  【■備】教觀綱宗。引玄義言。五味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章安言。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歲。有宜聞諦緣度者。豈可不說。人言第三時三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依何經文知三十載也。大論言。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說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以今問退義。若爾。大品。法華。前後何定也。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尚傳阿含十二方等八之說。乃至別五時者。約一類最鈍聲聞。具經五番陶鑄。方得入實。然此別五時法。亦不拘定歲月日時。辨訛言。五時頌局甚。然古所以病此者。以見法華有二十年除糞之言。遂謂方等。亦有藏教。故判方等八。以阿含自有成文。言是十二年前也。又見經中有二十年中。執作家事。復經少時之言。便判般若為二十二歲也。私謂。玉師引頌非不知通五時義。與章安所破。但泥別。而不知通者。不同。今既。論別時前後修短。於無次第中。當有次第。故引之耳。若結集家收歸本部。此屬文通。來哲固不可泥定年分。亦不可以通難別也。記中五時。收經。結經等說。存俟後考。
  【■記】五時收經鹿苑收四阿含等諸小乘經。方等。除四時外。通收諸大乘經。般若。會收諸部般若經。法華。収無量義。及普賢觀經。涅槃。會收大涅槃。及像法決疑經。華嚴。會收華嚴梵網經。若論五時結經。則華嚴會。以梵網為結經。鹿苑。以遺教為結經。方等。以瓔珞為結經。般若。以仁王為結經。法華。以普賢觀為結經。涅槃。以像法決疑為結經。如來說法五十餘年。談經三百餘會。今頌該括無遺也。
  【■補】有本般若收諸般若經。及無量義經。法華收法華。并普賢觀經。又言般若。以無量義為結經。

  天台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一之上
  天台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一之下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台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二八教二。初總列八教名二。初據今文通。列教名三。初正列。
  言八教者。頓。漸。秘密。不定。藏。通。別。圓。是名八教。
  【□註】初總標。不從漸來。直說於大。時部居初。故名為頓。中間三味。次第調停。鹿苑。破邪立正。方等。引小向大。般若。會一切法。皆摩訶衍。故名為漸。
  【■記】中間三味二句。總喻漸相。別則鹿苑。破外道之邪。立內法之正。方等。引戀空滯寂之小。向智求悲度之大。般若。會八十一科之法。同入第一義諦之乘。自小至大名漸。八十一科下解。
  【□註】不思議力。同聽異聞。互不相知。名秘密教。
  【■記】同聽一音。異聞諸義。此不知彼所聞。彼不知此所聞。名秘密。
  【□註】聞小證大。聞大證小。得益不同。名不定教。
  【■記】若宿於漸。有頓種者。今聞小。得大益。若宿於頓。有漸種者。今聞大。得小益。功推於教。名不定。
  【□註】經論律三。各含文理。條然不同。名三藏教。
  【■備】經藏法本義。律藏滅惡義。論藏無比法義。各有文理。包含攝持。名三藏教。
  【□註】三乘共行。鈍同三藏。利根菩薩。通後別圓。故名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