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二禪九品惑。乃至非想未來定。斷不用處九品惑。亦七十三。故疏問云。前明煖是色界法。何得通於三界。作七十三人。答。初學之人。須依四禪。據後利時。則通三界。又昔在凡外。曾得七十三定。今入佛法。作煖法觀。是也。涅槃經迦葉言。佛說壽煖識三法。和合名眾生。若從是義。眾生應先有煖。云何說煖法因善友生。佛言。如我今說煖法。要因方便乃得。本無今有。如是煖法。是色界法。非欲界有。因善友者。依善友教示修行始得也。今註為別明煖法。所通界地。故引籤文中之問為問。答中謂據能修煖法之人。故言煖通三界。而所修煖法。必依色界定發也。引評家。下。以玄文云。頂法者。色界善根。有動不動。住不住。難不難。斷不斷。退不退。就動至退有二。下是煖。上是頂。彼不動至不退為二。下是忍。上是世第一。籤云。此文同論。以論云。有說欲界善根有二。下者煖。上者頂。色界善根有二。下是忍。上是世第一。評家曰。不應作是說。應曰。盡是色界法。住定地法。聖行法好。今依評家。故言色界。此等只是判四善根。以有動等之異。對四不同故也。動乃至退分二。不動至不退分二。雖同在色界。由善根深淺異故。致使差降不同。動。謂猶為外緣所動。住。謂久住煖頂。難。謂煖頂有難。斷。謂斷於善根。退。謂退為五逆等。不動等。反是。已上籤文。涅槃疏。作三義釋。如文可知。
  【■補】毗婆沙言。欲界十種。謂一具縛凡夫。二除一品結。乃至九品盡者。初禪有九。或有除一品結乃至九品。初禪無具縛人。即欲界說故。如是乃至無所有處九。雖頂忍世第一。亦如是。總七十三人。有言以非非想。著禪定最深。不能修煖法。故除非想一地。評家。清涼疏鈔云。婆沙是諸羅漢集。而有四大羅漢。為評家正義。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數。四覺天。聖行法。即煖頂等。非凡夫行故。
  【■備】辨訛曰。能修通三界等。大約發煖法。多分在欲界得上地定而發。註引涅槃是色界法。當知是佛破迦葉難問壽煖識三。眾生有煖之辭。故佛答如是煖法等也。後言色發煖法易。欲界則難。正顯修欲界定。發煖法難。須修色界定。發煖法方易也。存考。
  △三結顯異名。
  上來內凡外凡。總名凡位。亦名七方便位。
  【□註】以此七位。為入聖道之方便。諸文或云五方便者。蓋停心破障。故不論。總別念處。但合為一(文)。
  【■備】以停心非正觀故。

  天台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五之下
  天台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六之上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台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二聖三。初標科列位。
  次明聖位。亦分三。一見道。(初果)二修道。(二三果)三無學道(四果)。
  【□註】四教義云。通名聖者。聖。以正為義。捨凡性。入正性。
  【■記】四教義云。苦忍真明。捨凡性得入聖性。真智見理。斷於同類之因。故名聖也。
  【□註】初果見理破惑。名見道。二三果去重慮緣真。名修道。四果惑盡。名曰無學。文句八(四)云。研真斷惑名為學。真窮惑盡名曰無學(文)。
  【■記】此明四果三道之義也。初果名見道者。謂初果人破八十八使見惑。最初見真諦偏空之理。故云見道也。二三果名修道者。謂二三果人重起緣慮。緣前所見之真。斷諸欲界思惑盡。進斷上地之思。是乃帶果修因。故名修道也。四果名無學道者。謂四果之人斷除三界惑盡。於諸所作。更無可學。故名無學道也。文句下。證釋無學。謂正在空觀研真。以一切智斷惑。正云斷妄。妄。猶惑也。真與妄有所未窮。名之為學。即前三果也。若其所研之真已窮。所斷之惑已盡。於諸學事。更無可學。故名無學也。然此約當教以明學。若望後教。遠則遠矣。
  【□註】然初果位。從世第一後心。苦忍真明。(或云苦忍明發。即欲界苦諦下苦法忍也。明發。即苦法智也。謂真智明發也)於八諦下。發八忍八智。總十六心。有門以十五心名見道。為初果向。十六心是修道初果攝。析玄空門。以十六心名見道。為初果。二果去方屬修道。宗計不同。不須和會。今家雖多用有門。高麗師欲令易解。且準空門。註見道是初果也。
  【■記】此明初果對見之意也。初三句。明初果所從於諦。發十六心。而有二說。初謂苦忍真明者。即欲界苦諦下苦法忍也。次謂苦忍明發者。即欲界苦諦下苦法智也。然忍為因。智為果。此分忍智因果言之。謂世第一後心。真智明發也。
  【■備】辨訛曰。二果去方屬修道句。當知空有二宗。只諍在一剎那間。而空宗雖以十六心為見道。當知過此十六心仍屬修道。豈二果去屬修道耶。私謂。註解本同。惟二果去字面稍晦。故辨明之也。辨訛又曰。且准空門句。當知觀師一往約果。判云初果。乃是見道。二果已去。乃是修道。非准空門也。私謂。此判既與空門同。謂之準空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