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者乃念自心之佛。不假外面馳求。馬大師所云即心即佛是也。或謂即心是佛。何勞更念佛乎。只為當人不了自心是佛。是以執相循名。妄生倒惑。橫見生死。枉入迷流。故勞先聖曲垂方便。教令注想觀心。要信自心是佛。則知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念念不忘。心心無間。忽爾念到心思路絕處。當下根塵頓脫。當體空寂。始知無念無心。無心無念。心念既無。佛亦不可得矣。故云從有念而至無念。因無念而證無心。無心之心。始是真心。無念之念。方名正念。無佛之佛。可謂無量壽佛者矣。到此覓一毫自他之相了不可得。何聖凡迷悟之有哉。只這不可得處。即識心達本之要門。乃超生脫死之捷徑。居士果能於此洞徹自心源底。始信火宅凡居。即為西方安養。舉足動足。無非古佛道場。溪光山色。頭頭彰紫磨金容。谷韻風聲。歷歷展紅蓮舌相。塵塵契妙。法法該宗不即不離。心心解脫。於斯領旨管取一笑而無疑矣。居士其尚勉乎哉。

  念佛警策

    古音禪師
  一句阿彌陀佛。宗門頭則公案。譬如騎馬拄杖。把穩生涯一段。不拘四眾人等。持之悉有應驗。行住坐臥之中。一句彌陀莫斷。須修因深果深。直教不念自念。若能念念不空。管取念成一片。當念認得念人。彌陀與我同現。便入念佛三昧。親證極樂內院。蓮胎標的姓名。極功之者自見。親見彌陀授記。便同菩薩作伴。自此出離娑婆。一路了無憂患。直至無上菩提。永劫隨心散誕。依得此道歸來。決定成佛不欠。

  答湖州董宗伯

    蓮池大師
  心本不生。緣合而生。心本不死。緣散而死。似有生死。原無去來。於斯會得。生順死安。常寂常照。如或未能。便當全身放下。密密持念一句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假使諸緣未盡。壽命未終。倍應念佛。有大利益。古云念佛法門。此金仙氏之長生也。

  答張百戶廣湉

  妄念是病。念佛是藥。久病非片劑所能療。積妄非暫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紛飛。只貴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續。極力執持。方有趨向分。所謂真積力久。而一旦豁然。喻如磨杵作針。鍊鐵成鋼者定不誣也。入道多門。惟此一門最為捷徑。不可忽。不可忽。

  與蘇州劉居士

  曩啟專以念佛求生淨土奉勸。然此道至元至妙。亦復至簡至易。以簡易故高明者忽焉。夫生死不離一念。乃至世出世間萬法。皆不離一念。今即以此念念佛。何等切近精實。若覰破此念起處。即是自性彌陀。即是祖師西來意。縱令不悟。乘此念力。往生極樂。且橫截生死。不受輪迴。終當大悟耳。願翁放下萬緣。十二時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

  與江陰馮居士

  七十古希。百年能幾。今此暮景。正宜放開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但以一聲阿彌陀佛消遣光陰。但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我家舍。我今念佛。日後當生西方。何幸如之。發大歡喜。莫生煩惱。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撥轉心頭這一聲佛急急提念。卻回光返照。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柰何與世人一般見識。回嗔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樂大解脫法門也。

  與太倉王孝廉

  貴宅世修盛德。何為尊體遘斯劇疾。得無夙業使之然乎。疾病之繇多從殺生中來。故偏重放生也。今更有所陳。良以外僧代懺。與內心自懺。功德懸殊。願空其心。盡罷一切諸緣。於空心中單念一聲阿彌陀佛。所云念者。不必啟口動舌。但默默以心眼返照。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續。從朝至暮。從暮至朝。心心靡間。若有痛苦。忍之耐之。一心顧念。經云至心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功德懸殊也。

  答聞谷廣印

  問古人已稟單傳直指。後修淨業而欲往生者。為是悟後隨願起行耶。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修者墮偷心岐路心。工夫那得成片耶。若已悟。則塵塵華藏。在在蓮邦。十方無不可者。何獨樂生西方耶。
  答真信淨土決志往生者。不論已悟未悟。其從事單傳直指而未悟者。雖日以參禪為務。不妨發願往生。以未能不受後有。畢竟有生處故。不是偷心岐路心也。其已悟者古人云汝將謂一悟便可上齊諸佛乎。故普賢為華嚴長子。雖塵塵華藏。在在蓮邦。而行願品必拳拳以往生安樂為言也。已悟尚然。未悟可知矣。
  問參禪貴一念不生。念佛貴淨念相繼。茲參究念佛一門。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時雖心佛分明。參時即二俱坐斷。斷故參功漸深。念力漸微。則他時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一念不生。是禪非參。起念下疑。乃名曰參。楞嚴云又以此心反覆研究等是也。念時參時。俱屬有念。亦不相悖。
  問即心即佛。不外馳求之理。信得及。見得徹了。為便隨緣消業。勿造新殃。任運騰騰。以待夫識乾自得耶。為當更起疑情。窮參力究以求妙悟耶。
  答即心即佛。若真信得及。真見得徹。千了百當。更無疑滯者方可任運過時如其不然。未可放參。

  示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