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蓮師。圓悟高庵。分曹樹黨。兩家各統門徒。二老安得無與。答云。藺相如尚忍私讐。劉元城不失和氣。彼圓悟高庵。繼祖傳燈。代拂揚化。猶有這箇在。何名那伴人。是將以丹朱泆遊。而罪帝堯無義方。冉求聚斂。而譏孔子非善教。是將以六羣亂德。二眾分河。而謂釋迦未免好勝否耶。

  論不惡口

  華嚴經曰。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麤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鄙惡語。庸賤語。嗔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樂聞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是等語。菩薩悉皆捨離。常作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可樂聞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身心踊悅語。
  龍舒淨土文曰。所謂惡口者。乃惡怒之口。唯言語不溫和耳。今人所謂惡口。直為穢語矣。惡口果報。固已不佳。若穢語。則地獄畜生之報也。世人多不知此。乃以惡口穢語為常。奉勸世人。力以戒此。
  (還)謹按潤澤以下等語。與綺語相似。何以辨之。曰誠與不誠而已。潤澤等語。出於由衷者也。綺語浮詞。騰於頰輔者也。

  意三業

  
  (還)謹按此三業。不曰心而曰意。何也。盖意者。心之所發也。於發動之初而知戒謹焉。則易為力矣。此慎獨之功不可已也。否則涓涓不止。將成江河。萌蘖不摧。將尋斧柯。欲心之勉於三業也。不亦難哉。故曰。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攷證

慎獨
  中庸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註云。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迹雖未形。而幾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是以君子尤加謹焉。所以遏人欲於將萌。而不使其潛滋暗長於隱微之中。以至離道之遠也。
  宗鏡錄曰。念念之中。恒起三毒。即當劫盡三災。三毒貪為首。三災火為首。以不思議止觀。觀此毒。一念貪心無有起處。即是一唾火而滅。了念成智。即是一吹世界而成。
  (還)謹按龍舒文云。有婬女得道。文殊問云。如何見十八界。答云。如見劫火燒諸世界。雖不言三毒。實與宗鏡同旨。嗟夫。以女人尚有慨世之心。何今之修行者。縱情之習重。觀心之道微。甘於自焚。自溺。自飄。而莫悟也。可哀也哉。
  攷證

三毒
  貪嗔癡也。壇經曰。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

三災
  火水風也。佛祖統紀云。二十轆轤劫滿。遇大三災。大地天宮俱壞。

不思議止觀
  以自性實相。或止或觀也。此法不可思議。

十八界
  龍舒文曰。謂六根六塵六識。因有此種種。故生無量事。造無量惡業。是故如劫火燒諸世界。

  論不貪欲

  華嚴經曰。性不貪欲。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
  佛遺教經曰。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應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高峯師云。是三界輪迴之根本也。觀此四大幻身。本自無生。以愛染不忘。纏縛輪轉。故教中謂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知能令生死相續。
  又曰。汝等比丘。諸欲脫諸苦惱。甞觀知止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楞嚴經曰。若諸比丘。衣鉢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又曰。十方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還)謹按楞嚴經。論殺。則以殺貪為本。論盜。則以盜貪為本。論婬。則以欲貪為本。是殺盜婬皆由於貪也。此特舉其大者耳。貪之為害。豈止於是而已哉信乎如水之無物不受。目之為貪水。宜也。嗚呼。修行者。欲隄防於方寸之間。勿淪胥於瘴海之惡。將何如而可哉亦曰少欲知足而已。
  攷證

如來不了義
  楞嚴會解曰。經言衣鉢之餘。分寸不畜。阿含經稱所畜物。可以資身進道。薩婆多論。許百物各可畜一。皆不了義也。
  宗鏡錄曰。若於貪起正思。了貪無自性。則於貪得解脫。若於貪起邪想。迷貪生執著。則於貪被繫縛。繫縛解脫。遂成真俗二門。於真俗二門。則收盡染淨諸法。貪之一法既爾。於嗔癡等。八萬四千塵勞亦然。
  (還)謹按少欲知足。固可以止貪。若昧於自性。則多欲無厭者。莫知其所終也。然則宗鏡之說。其可少乎哉。

  迴向文

    (莊芳林撰)
  稽首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稽首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竊唯性靈瑩徹。原無芬垢於皇初。意想逐馳。遂同物交於塵世。是以經垂窒欲之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