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水中有微細蟲類。凡眼不能見者。故律中教人以囊濾水。方飲。若人能書護生陀羅尼。沉於河井。及盛水器中。并為誦呪。念佛名號七徧。其蟲皆生善趣。今書陀羅尼于後。
  唵嚩悉波羅摩尼莎訶
  [山/兀][(留-刀)-田][丮-(舉-與)+(└@夕)][但-日+兀][丫/一][几@〡][丮-(舉-與)+(一/ㄠ)][丮-(舉-與)+((ㄠ-、)*ㄟ)][丮-(舉-與)+(ㄓ-凵+└)]
  南無歡喜莊嚴諸王佛
  南無寶髻如來
  (還)謹按佛慈之所及。不特水中微蟲而已。佛又言燈燭焰上。有一等微細眾生。吞其光以為命。吹之即死。故佛教人勿吹燈燭。恐損其命。由此推之。天下豈有不愛護之眾生也哉。故嵩禪師云。至微眾生。人所不能見者。惟佛慈能及之。此佛慈所以彌綸十方而無間也。

  論不偷盜

  華嚴經曰。性不偷盜。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
  鈔曰。終不盜心者。應言盜心取也。若無盜心。雖知他物。或暫用取。或同意取。或擬令他知。皆非盜也。
  梵網經曰。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呪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攷證

方便盜呪盜
  盜前方便。窬墻發鑰之類是也。呪盜者。有惡呪師。能以呪術取彼物也。缺隨喜讚歎者。盜謀必須密議。讚歎隨喜事希。故略之也。

乃至鬼神
  乃至者。從重至輕。一鬼神物。二但係有主物。三劫賊物。四一切物也。
  高峯師云。一切物無貴賤。無大小。人不與之。起心故取。是偷盜也。從上佛祖。為求道業。洞觀諸相空寂。至若頭目髓腦。悉皆捨與。而況身外浮幻財帛。視如游塵。雖強使我取。亦取亦不可取。而況自取。或路行遇他人所遺之物。不以目視。何況手捉。以至錢財物貨。隱匿官稅。不行輸納。同名偷盜。為貪著所使。既貪心不滅。則捨離世間福德種也。
  (還)謹按管寧華歆為友。甞共園鋤菜。見地有金。寧麾鋤不顧。歆則捉而擲之。人以是知其優劣。今世之人。匿稅不輸者眾矣。求如華歆者尚不能得。況如管寧乎。噫。宜淨業之難脩也。可慨夫。
  考證

寧歆優劣
  後漢時。公孫度威行海外。管寧避亂歸之。乃廬山谷。每見度。語唯經典。不及世事。由是度安其賢。民化其德。終身不仕而卒。歆則仕於曹操。弒逆與同焉。
  楞嚴經曰。阿難。又復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脩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魔所著。彼等羣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由是疑悞無量眾生墮無間獄(汝教)。世人脩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考證

上品精靈
  宗鏡錄云。夫神何耶。精極而靈者也。春秋傳云。其用物弘矣。其取精多矣。用物弘而取精多。是亦偷盜之類也。有不精極而靈者乎。至於精絕而靈竭。必墮惡道矣。

  迴向文(見袁氏功課錄)

  稽首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稽首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竊唯人生百行。廉潔為先。哲人常畏夫四知。往聖每嚴夫一介。弟子(某)遵佛明誨。不敢偷盜。但充義至精。省身難盡。暫隳小節。輙悞平生。所得未及毫毛。所喪已踰山嶽。特念阿彌陀佛若干聲。仗茲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後。恥心益烈。清德彌高。辭受恊宜。氷檗勵節。覩吾面而鄙夫易慮。聞吾名而貪士興廉。八埏盡守清規。百世永師讓德。願佛慈悲。哀憐攝受。願韋馱憐憫。為作證明。使惡緣消散。善事圓成。淨因日增。往生如願。
  考證

四知
  後漢楊震。為太尉時。或遺之金。震却之。其人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地知。爾知我知。何謂無知。卒不受。

一介
  孟子曰。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充義
  孟子曰。是充類至義之盡也。

鄙夫
  論語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興廉
  孟子曰。聞伯夷之風者。貪夫廉。

八埏
  八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