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貪嗔等間隔。隨犯隨懺悔。不隔念。不異念。不隔日。不隔時。念念常不離佛。念念清淨圓明。即是得一相三昧也。

一境(蓮宗寶鑑)
  行人入日觀者。須於靜處。屏絕外緣。正坐攝心。諦觀日輪。現在目前。注心。一境。凝然寂靜如對明鏡。自覩面像。心若馳散。制之令還。心息住定。即得三昧。

一門(慈照宗主說)
  妄念是病。念佛是藥。久病非片劑所能療。積妄非暫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紛飛。只貴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續。極力執持。方有趨向分。所謂真積力久。而一旦豁然。喻如磨杵作鍼。鍊鐵成鋼者。定不誣也。入道多門。惟此一門。最為捷徑。不可忽。不可忽。

一息(蓮宗寶鑑)
  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虗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惟心淨土。

一句(憨山大師說)
  凡念佛時。先將自己胸中雜亂念頭。一齊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單單提起。一句阿彌陀佛。歷歷分明。心中不斷。如線貫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間無一毫空隙處。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處。不被境緣。牽引打失。日用動靜。不雜不亂。夢寐如一。念到臨命終時。一心不亂。便是超生淨土之時。

一聲(憨山大師說)
  每日除二時功外。單將一聲阿彌陀佛。橫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只將一聲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關。決不放捨。乃至飲食起居。行住坐臥。此一聲佛。時時現前。若遇逆順喜怒煩惱境界。心不安時。就將者一聲佛。提起一拶。即見煩惱當下消滅。以念念煩惱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滅煩惱。便是佛度生死苦處。若念佛消得煩惱。便可了得生死。更無別法。

一口氣(慈雲式懺主說)
  在俗人塵務忙冗。每日清晨服飾已。面西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念。但隨氣長短。氣極為度。其念佛聲不高不低。調停得中。如此十念。連續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顯是藉氣束心也。

一片(憨山大師說)
  若果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火。然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難復。將此一聲佛咬定。定要敵過忘想。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

一生(藕益法師說)
  現前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即現前所念之佛。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祇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

一點真性(禪宗正指)
  但一心念佛。不雜一切俗務。心無所擾。則氣自靜。氣靜則神自清。神清則耳無邪聽。目無邪視。心口如一。則手口心身混合。大定之後。我之神。御子之神。我之氣。御子之氣。忘我為汝。忘汝為我。是二是一。是一是二。不此相。不彼相。不可以形聲見。不可以色身求。如此渾渾淪淪。自然合體。運動隨心。靈機不滯矣。必須靜息觀自己本來一點真性。務要認得大白牛耕田是如何。每夕如此行時。如在大蘭若坐七相似。不過一七期內。心性自能領悟。即不看經。而無一時不誦。口不誦佛。而心無一時不佛矣。今夕行。今夕有益。明夕行。明夕有益。

一言(大顛禪師說)
  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這如今誰動口。經云。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諦觀聲聲從自己胸中流出。念念不絕。十二時內。常讀是經。呌佛一聲應一聲。本來面目太分明。若能如是。喚作返本還源。如何是源。水流元在海。月落不離天。

一稱(增一阿含經)
  若人以四事極好之物。供養大千世界滿中阿羅漢辟支佛。所得福德。不如有人合掌一稱佛名。百千萬分。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一稱佛名功德尚爾。況復十念。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功德耶。現世安隱。眾聖守護。離諸灾厄。功德無量。

一箇(歸元直指)
  先德云。佛法不是死魚。那怕爛却。如剝芭蕉相似。剝一層又一層。剝一層又一層。直要剝到無下手處。纔得打成一片。然後著衣喫飯。屙屎放尿。一動一靜。一語一默。無不是一箇阿彌陀佛。自此心花燦發。洞照十方。如杲日麗天。明鏡當臺。不越一念。頓成正覺。非惟明此一大事。佛法世法無不明了。亦未可住著。須求證悟。作家投機。印可之後。聖凡不立。取捨兩忘。徧法界是箇自己彌陀。盡虗空是箇惟心淨土。

二心(永明禪師說)
  九品經文。自有升降。上下該攝。不出二心。一定心。如修習定觀上品往生。二專心。但念名號。眾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