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龍舒云。凡聞惡聲。則念阿彌陀佛。以消禳之。願一切人不為惡行。凡見善事。則念阿彌陀佛。以贊助之。願一切人皆為善行。無事則默念阿彌陀佛。常在目前。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於淨土。決定往生。

  睡時入觀

  大藏集諸經禮懺儀云。修淨土者。凡入觀與睡時。應先起立合掌。一心向西。十稱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海眾畢。即發願言。弟子現是凡夫。罪業深重。輪迴六道。不能出離。今遇善知識。得聞彌陀功德名號。一心稱念。願生淨土。願佛哀憫垂手接引。弟子不識彌陀世尊身相光明。願佛菩薩示現身相。及國土莊嚴等事。說是語已。一心正念。即便入觀及睡。或於正發願時。見諸瑞相。或於觀中得見。或於睡夢得見。此法近來大有靈驗。不能具述。精進行之。方信不虗。

  臨終正念

  善導和尚臨終正念訣云。知歸子致問於淨業和尚曰。世之大者。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乃屬後世。一念若錯。便墮輪迴。小子累蒙開誨念佛往生之法。其理雖明。又恐病來死至之時。心識散亂。仍慮家人惑動正念。忘失淨因。伏望重示歸徑之方。俾脫沉淪之苦。師曰。奇哉斯問之要也。凡人臨命終時。欲得往生淨土者。須先準備。不得怕死貪生。常自思念。我現在之身。多有眾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身。即得往生淨土。受無量快樂。見佛聞法。離苦解脫。乃是稱意之事。如脫臭獘之衣。得著珍御之服。放下身心。莫生貪著。纔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須囑家人看病人往來揖問人。凡來我前。但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閑雜之事。家緣長短之事。亦不須輭語安慰呪願安樂之詞。此是虗華不實殃及之語。及至病重命將不久之時。家人親屬不得來前垂淚哭泣。發嗟嘆懊惱之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教記取阿彌陀佛。一時高聲。為我念佛。守令氣絕。待氣盡了。方可哀哭。或有明解淨土之人。頻來筞勵。其理最佳。若如此者。千萬往生。必無疑也。此是端的要急之旨。當信而行之。問。求醫服藥。應不用耶。答。此但論用心耳。服藥醫療不妨自求。然藥只能醫病。豈能醫命耶。命若垂盡。藥豈柰何。問。神祇禍福求禱如何。答。人命長短。生下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世人迷惑。反更求邪。殺害眾生。祭祀神鬼。但增罪業。倍結冤讐。反損壽矣。大命若盡。小鬼奈何。空自慞惶。必無所濟。切宜謹之。當以此文。帖安堂前飲食之處。及來往要路之間。令時時見之。常記於心。免見臨危忘失。問。平生不曾念佛者。還用得否。答。此法僧人俗人不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決無疑矣。余多見世人。於平時念佛禮拜。發願往生。及到病患臨終。但只怕死。都不見言此事。直待形消氣絕識投冥界。方始十念譬如賊去關門。濟何事耶。而況死門事大。須自著便宜。一念蹉跎。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三種淨業

  觀無量壽佛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天台疏云。初名共凡夫業。次名共二乘業。三名大乘不共之業。
  妙宗云。此經正被頓修之機。雖修佛行。父母師長豈不孝事。輪王十善豈不止行。三歸眾戒威儀等事豈不具修。但能修之心。一一稱性。何妨所修。共於凡夫二乘。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提心。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修三智解。運圓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進。此三種福。是圓助道。與正觀合。皆如來行。故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孝養父母

  長蘆賾禪師作勸孝文一百二十篇。前百篇言。孝養甘旨。為世間之孝。後二十篇。勸父母修淨土。為出世之孝。世間之孝。一世而止。出世之孝。無時而盡。能使父母生淨土。莫大之孝也。父母現在。而不以此勸勉。他日徒爾傷心。徒為厚禮。亦何益哉。觀經前後兩說。孝養父母為淨業。即此意也。又曰。父母信知念佛。蓮華種植時也。一心念佛。蓮華出水時也。念佛功成。華開見佛時也。孝子察其往生時至。預以父母平生眾善。聚為一疏。時時讀之。令生歡喜。又請父母。坐臥向西。而不忘淨土。設彌陀像。然香鳴磬。念佛不絕。捨報之時。更須用意。無以哀哭失其正念。父母得生淨土。受諸快樂。豈不嘉哉。平生孝養。正在此時。寄語孝子順孫。無忘此事。

  修十善業

身三善業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口四善業
  不妄語  不綺語  不兩舌  不惡口

意三善業
  不貪欲  不瞋恚  不邪見

  華嚴十地品云。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又上品十善智慧修習。心狹劣故。缺大悲故。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聞乘。又上品十善修治清淨。不從他教。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又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