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鉢囊易薪樵自環。趺坐合掌云。二十七年學無為。信手拈來獲得渠(云云)。火從身起。觀者始矍然。膜拜請曰。活燒人地里不祥。師火中應曰。雨過無妨。

  明 落魄僧(附雪梅)

  永隆。姑蘇施氏子。在襁褓。即不茹葷血。惟佛法是慕。年逾冠。白父母求出家。遂舍入尹山崇福寺。落髮為僧。受具戒。志力苦澹。耿耿與甞人殊。偶夜坐。聞空中天神報曰。此寺創於梁天監。燬於元末。逮今三十年。吾受佛囑。衛此伽藍。師能重建。當陰相之。師乃感天神之言。遂鳴眾檀。即刺指血書華嚴法華二大經。以立願。書時。筆端出舍利。燁然有光。人罔不駭異敬信。師裒資庀材。先剏大雄殿。舟往三衢。搆大木過錢塘江。颶風飄筏將入海。舟之眾皆歎泣。師曰。吾之所為。皆神所警發。神寧食言者乎。俄頃風轉。回筏抵江岸。木商黃有亮異之。與同友曰。奇哉。殿成當為造大佛像以報。以 洪武辛未八月。殿乃成。二十五年壬申。朝廷度僧。師引其徒赴京師。試經請牒。時沙彌三千餘人。其中多有不能記經欲冐請者。於是 上怒。送錦衣衛。皆籍為軍。師慈憫無可救。遂詣奉天門。奏聞欲焚身以求免。 上允。以二月二十五日。 敕內臣。以武士嚴衛其龕。至雨華臺。師出龕望闕拜辭。入龕索楮。書偈曰。三十三年一幻身。洞然性火見全真。 大明佛法興隆日。永祝皇圖億萬春。又取香一瓣。書風調雨順四字。語內臣曰。煩奏 上。遇旱以此香祈雨必驗。須臾秉炬自焚。烟燄凌空。異香撲人。羣鶴飛翔於龕頂。良久。火餘斂舍利無算。於是。三千餘人悉宥罪。給牒為僧。皆師賜也。時大旱。 上召僧錄司官。迎師所遺之香。到天禧寺。率眾祈雨。以三日為期。至夜即降大雨。 上喜而謂羣臣曰。此真永隆雨耳 上親製落魄僧詩。以彰之。是年八月。弟子奉骨歸。葬於尹山。而塔焉。
  雪梅。不知何許人。止天禧寺。甞遊雨華臺。性宕不羈。出言無度。解詩清奇。人爭傳誦之。數年後。行歌於市。命童子圍繞踏歌曰。老雪梅。今日不歸。幾時歸。輒自答曰。歸歸。三答端坐而逝。

  明 祖遇傳

  祖遇。不知何許人。自稱慈海舟之徒。自金陵來遠安。縛禪於法琳洞。跏趺而坐。足跡未甞及山下。又服水齋。不粒食惟飲水。如此者四十九日。每歲率以為甞。成化十五年。提學副使薛綱。督學至遠安。至洞見遇癯瘦若有病者。因謂之曰。巖岡僻寂。非人所居。何乃自苦如此。遇曰。不如此不能成正覺。又問曰。人七日不食則死。聞汝水齋四十九日。何術致然耶。遇曰。吾知傳吾師之教。無他術也。但先三五日。為饑火所燒。體熱而倦。力不能支。越六七日之後。飲水透徹。覺清爽如甞。薛歎慕而去。十八年。薛再過洞。遇尚無恙。見菴之西檻。為巖之墜石所毀。去禪所僅丈許。薛詰之曰。汝能先知巖石之墜。而不懼乎。曰。不知也。薛曰。石無慧眼。汝非金身。若一夕再墜。汝其虀粉矣乎。聖賢有戒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汝宜識之慎之。遇微笑而不答。至二十年五月初二夜半。雷雨大作。巖石亂墜。其聲動地。遇壓焉遂寂。年纔四十。其立志之堅。至死不變如此。
  明河曰。無論世出世法。辦志如此。何事不辦。死生浮幻。有道者。視之如戲。處之若無。薛告語諄諄。何異對醒人說夢。宜乎。遇笑而不答也。

  善信.大雲傳

  善信。字無疑。蘇州嘉定吳氏子也。年二十九。削染為僧。不識一字。惟事禪那入玄墓。參萬峰和尚。忽有得。謂眾曰。我自出家以來。脇不至席。今日始了當矣。未幾。示微疾。索浴入龕。畢於彈指間。歘然火起。自焚其身。是蓋得道急於入滅者也。或贊之以偈曰。一念纔空萬境忘。更無餘事可商量。翻身永入火光定。驚倒靈山老藥王。出輪迴又入輪迴。究竟何曾有去來。昨夜冰河中發燄。虗空燒作一堆灰。
  大雲。襄陽人。初為北京吉祥寺僧。大極之弟。性敏重。通內外學。戒律清苦。嘉靖中。住廣德寺。律身事眾。人無間然。偶二僧相閧不已。雲作齋。為之釋憤。因謂曰。昔吾兄大極在京中。一日試合掌。自誦云。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即坐化。我今為汝解紛。亦當學吾兄自便耳。因趺坐合掌。誦前二句。言訖化去。

  廣玉.寧義傳

  廣玉。字無瑕。蜀資中紅蓮池人。在俗為孟居士。因覩世相無甞。感焉而出家。一衲入九峰山。山最高處。為雷音寺。玉居寺九年。習枯安靜。霍然有得。萬曆甲申歲。忽告眾曰。三月七日。貧道與諸君別矣。自是水漿不入口者二十餘日。而神氣益王。膜拜求法語者。日甞數百人。悉煦婉酬答。如輪轉水注。絫絫不絕口。而聞之者。無弗感激發心。至期沐浴升座。忽天盡暝。雷大震。檐瓦欲飛。眾皆慄伏。不敢仰視。少選日霽。師乃慈音慰眾。且云。吾之遺骸。如澄過白蠟。隨汝輩意置之。言訖而化。初厝骸於桶。三期開之。顏貌如生。彭之士民。舉銅萬觔。剏塔殿於峰頂。漆而奉之。
  寧義。亦資人。初居三堆山。後雲遊遇知識。命事苦行法門。因茹菜啗豆。兀坐精練。人有致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