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若[橎-釆+(十-〡+(巢-果))]杌。天下謂之石霜枯木眾。
  光啟四年戊申歲二月乙亥。示疾終。享齡八十二。受臘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之西北隅。諡普會。塔號法相。

  唐全豁

  出泉州柯氏。少挺特。器度宏偉。依清源誼公薙落。趨長安西明寺照公。受具戒。即往保壽寺習經律。頃之偕雪峯存公。欽山邃公。北造臨濟。屬臨濟歸寂。乃謁仰山。才入門。提起坐具云。和尚。山欲舉起拂子。豁云不妨好手。繼參德山。提坐具上法堂。徘徊瞻顧。德山云作麼。豁咄之。山云。老僧過在什麼處。豁云。兩重公案。遂下參堂。山云。者箇阿師。稍似箇行脚人。至來日上方丈問訊。山云。闍梨是昨日新到麼。豁云是。山云。什麼處學得者虗頭來。豁云。某甲終不自謾。山云。他後不得孤負老僧。一日豁入方丈。側身立問云。是凡是聖。山喝。豁禮拜。後有人舉似洞山。山云。若不是豁上座。大難承當。豁聞之乃曰。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撎一手捺。
  雪峯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拓鉢至法堂。峯因曬炊巾。見之云。者老漢。鍾未鳴。鼓未響。拓鉢向什麼處去。德山便歸方丈。峯舉似豁。豁云。大小德山不會末後句。山聞即呼至問云。汝不肯老僧那。豁密啟其意。山至來日上堂。豁於僧堂前。撫掌大笑云。且喜老漢會末後句。直是天下人無柰他何。雖然如此。也只得三年。
  豁與雪峯欽山聚話次。雪峯忽指一椀水。欽山云。水清月現。雪峯云。水清月不現。豁踢翻水椀而去。
  豁與雪峯同辭德山。山問甚麼處去。豁云。暫辭和尚下山去。山云。子他後作麼生。豁云。不敢孤負和尚。山云。子憑何見。有此說。豁云。智過於師。方堪傳授。智與師齊。減師半德。山云。如是如是當善護持。豁反菴于洞庭之臥龍山。僧問。無師之人還有出身處也無。豁云。聲前古毳爛。云堂堂來時如何。豁云刺破眼。問如何是祖師意。豁云。移取廬山來向汝道。
  上堂。謂諸徒云。吾甞尋究涅槃經。三兩段文。似衲僧說話時。有僧禮拜請舉。豁云。第一段義道。吾教意如伊字三點。東方一點。點開諸菩薩眼。西方一點。點斷諸菩薩命根。上方一點。點著諸菩薩頂。第二段義道。吾教意如摩醯首羅。擘開面門。竪亞一隻眼。第三段義道。吾教意。如塗毒鼓。擊一聲。遠近聞者皆喪。時小嚴上座出問云。如何是塗毒鼓。豁以兩手按膝。舉身橫亞云。韓信臨朝底。
  光啟初。徙唐年山。鑿巖置院。號巖頭。值天下大亂。豁每語人曰。我死要當大叫一聲。三年四月八日。賊群聚院中。索供饋。知事輩皆遁匿。獨豁坐堂上。賊揮突。不為動。乃剚刃其腹。豁果大叫。聲聞數十里。竟卒。闍維獲舍利以葬。僖廟賜諡清嚴。塔號出塵。南嶽釋玄泰撰碑頌德。

  唐惟靖

  吳門人也。形奇貌古。甚類憨癡。年十三。入寧國寺。巡僧房唱曰。要人出家請留下。至經藏院。見大德慧政。便跪拜。願容執侍。既剪落。趨天台受具戒。略歸謝政。還訪知識。每夜宿於定光禪師廢道場地。侵星遠赴禪林寺晨粥。虎隨往來。蹤跡滿道。靖隨以鉏滅之。其意蓋不欲令人知也。常病背疽。袒而臥。偶有鴆鳥。糞瘡上即愈。窖藏半斗米。曰以為霜雪糧。日和野菜煑銚中取食。米則終年未甞耗。尋徙明州之伏龍山。山下瞰滄海。勢岧嶢拔霄漢。昔沙門鑑諸隱焉。諸有文學道義刺史至者多謁之。靖尤為刺史黃晟所敬。屢請於州府供養。晚年於奉化北山置院。示疾坐逝。春秋七十餘。窆于山下。塋銘存焉。

  唐玄泰

  不知何許人。性方正。舉止造次合於義。蚤年徧參請。甞見德山鑑禪師。有悟入。晚居衡山之七寶臺。寒暑之服。未甞用帛。人因以布衲呼之。後進或有謁者。使盡略去苛禮。苟穪門弟子。則立謝絕。戒勿通。然好誘誨俊秀。善詞章。凡著述。輒能傳遠垂久。時寺尤苦山民莫傜輩所擾。斬木燒山。不可誰何。於是泰作畬山謠以風。而上適聞之。詔守令嚴加禁約。而嶽中諸寺。賴以獲存。臨逝說偈曰。不用剃頭。不須澡浴。猛燄一堆。千足萬足。舍利營小浮圖以葬。

  唐圓紹

  姓孫氏。其先富陽人。祖官南燕。固占藉于滑臺焉。紹幼而俊邁恬靜。年十八。事明福寺正覺禪師出家。年二十二。於相州義壇。從香燈律師受具。已而徧歷叢林。實悟旨於夷門倉垣水南。水南即今之開寶寺也。復久掛錫。以養聖胎。大中十年。會裴公休罷相鎮汴。與言悅之。請居上方院。紹恐其迫窄。不足以容廣眾。將闢而大之。時檀信臻萃。倐成鉅剎。擁毳之流。數盈二百。僖宗時。相國晉公王鐸。為奏院額曰雙林。師號曰法濟。仍詔度僧七人。以侍湯藥。法社之盛。僅四十載。所受化者。可萬計。僧尼弟子。五百餘人。乾寧二年乙卯七月四日。謂眾曰。若不解玄旨。何能脫生死。報汝諸人。急急自了。吾今景迫崦嵫。此為最後教戒也。遂寂然而化。壽八十五。臘六十三。詔於本院西南隅建塔以葬。越五年二月二日。開塔儀貌如生。爪髮俱長。乃復供養七日。使遠近瞻仰。當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