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使妻子受歸戒。
  開皇七年秋詔曰。皇帝敬問徐州曇遷法師。承脩敘妙因。勤精道教。護持正法。利益無邊。誠釋氏之棟梁。即僧倫之龍象也。深願巡歷所在。趨風餐德。限以朝務。實懷虗想。當即來儀。以沃勞望。弟子之內。間解法相。能轉梵音。並將入京。當與師崇建正法。刊定經典。且道法初興。觸途草創。弘獎建立。終藉通人。京邑之間。近遠所湊。宣揚法事。為利殊廣。想振錫拂衣。勿辭勞也。尋望見師。不復多及。
  時洛陽慧遠。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濟陽鎮寶。汲郡洪遵同。被詔至。則偕謁帝。於大興殿接遇優渥。詔於大興善寺安置。諮詢問遺。冠蓋相望。而眾以攝論初闢。投誠請業者千數。雖慧遠以老成自居。猶處輪下。橫經稟義。自是攝論一燈。傳者盛矣。蓋真諦懸記。有所謂大國大根性人能弘之。噫信矣。
  十年春。駕幸晉陽。詔遷從。夜復同榻行在所。察其地多私度僧尼。上悉欲拘檢以從公度。間語遷。遷恐致騷動。對曰。此皆周武廢教之時。逃竄巗谷。及陛下恩宥。或失際會而然者。惟陛下憐之。上默然久之。詔凡出家。雖私度不復問。尋詔京師。建勝光寺。起遷主之。併其徒六十餘人。相與俱。仍詔皇子蜀王秀。為檀越。其供養之豐。施予之饒。茲不暇述。而或以遷過於沈痼聲利。乃著巳是非論。文多不載。
  十三年春。駕蒐于岐從之。詔蜀王縱騎逐走獸。獸入故窯中。故窯中無所見。徒見殘壞佛像堆積而已。王即具以聞。遷進曰。靈儀聖相。厄於前朝。陛下嚴飾。不為不多。而其遺餘尚爾充徧。貧道觸目增慟。莫之奈何。上悵然曰。弟子垂拱巗廊。而使尊像蒙冒霜露。朕之咎也。今日之事。殆天所以啟朕也。如師之說。情實摧割。詔諸有舊像。仰所在官司。送置近寺。俾率土之內。口施一文。以完美焉。
  十四年。駕幸岱宗柴祭。遷有奏請。復岱寺之廢者。及無貫逃僧。皆俾安堵。故詔河南王。以朗公寺。為泰嶽神通道場。齊王。以靜默寺。為神寶道場。華陽王。以靈巗寺。為寶山道場。諸王悉奉詔。以檀越從事。且詔天下寺。自一僧已上。聽給額私度附貫。
  仁壽初。上出天竺沙門。於龍潛時。所授大覺真身舍利若干。詔遷相與枚計之。以定其數。雖彼此專意。至再三。輒增減不能當。上問其故。遷曰。如來法身。過於數量。上悟。由是先詔天下三十道。起塔。分遣大德。安置舍利。而遷始以蜀王故。將之梁益中。以道險。非老人所宜。遂請易岐。乃於鳳泉寺。東北二十里而塔焉。函石四段。光潤如玉。倐忽變化雙樹狀。枝葉宛轉。鳥獸龍象。異色相宣。上聞而悅之。二年春。益詔以舍利。分五十餘州起塔。四年又詔三十州。至是合一百餘州。起塔如前指。其感應祥瑞。語具各傳。皆自遷發之也。
  獻后之喪。剏禪定寺。薦冥福。堂盤萬礎。塔聳七層。工費殫極。觀者以為侈。詔曰。自稠師之滅。禪門不開。今所立寺。既名禪定。宜於海內。召禪師百二十人。各許侍者二人自隨。庶嗣前塵。尚光末運。並委遷禪師具名以聞。有司以禮迎致者。仍詔遷主其寺。
  大興善寺像。有光景。上問遷。遷辨答祥允。上不能詰。
  大業三年十二月六日。以風瘻疾作。禪坐而卒於勝光寺。春秋六十六。葬於終南之北麓云。
  遷美容儀。器宇恢雅。談吐應對合機要。疎財慕義。薄於奉己。而厚於恤物。能自慕聖。至禪定。所獲施予。不可勝紀。而隨以盡。其所濟多矣。停柩之際。忽有一白犬。號呌柩側。而亦莫察其所從來者。既葬乃失所在。且其將終也。或夢禪定佛殿傾者。俄而沙門專誠。夢淨土嚴麗。於既卒之後。嗚呼其亦偉矣。著攝論疏十卷。楞伽起信惟識如實等疏。九識四明等章。華嚴明難品玄解等。二十餘卷。

  隋淨辨

  齊之韋氏子。少為書生。非其志也。乃從遷禪師。受大乘學。息緣靜處。泊如也。或有詬詈毀訾于外者。終不顧問之。則曰。此予少年刎頸交也。第念久要之義厚矣。一旦忘之。豈人情哉。
  仁壽置塔。送舍利葬于衡州嶽寺。嶽寺即陳思禪師所建大明寺也。勝跡尤多。辨因合集前後所見聞者。為感應傳一部十卷。行於世。

  隋道判

  姓郭氏。曹州承氏人。三歲喪親。十五年。始知讀書。十九年投外兄落染。既具戒。即誓結朋西遊。以觀靈跡。齊乾明初。二十一人。出鄴行邁。纔臻周塞。夜為邏卒所得。執見武帝而釋之。仍令於大乘寺安置。即周之保定二年也。明年上表。乞如所志。許之且給國書資粮諸物度石磧千五百里四顧絕無水草。飢行七夕。至高昌國。蓋突厥附庸也。益西抵可寒所。可寒怪其非類。將殺之。而未也。徒增防衛。而禁其飲食。勢必使之餓死爾。會周使者諫。以為此佛弟子也。所在之處。羊馬且繁盛。可寒喜。勑日給四羊充食。判等縱之。而蔬茹如故。未幾。遣騎乘。送還長安。住乾宗寺。留五年。遇靜靄法師。慧業冲邃。事之又五年。大法尋廢。與靄等二十六人。逃難巖居太白山中。不忌講授。依承靄德。始終一十五年。逮靄捨身。護法風烈遐被。判有力焉。天元嗣曆。剏立百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