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集江陵長沙等。法輪移軔。學徒雲湊。聽受之眾。常四百人。有一僧。於寺飲酒。癡夕燒香。遇罸而不遣。安聞之。以竹筒封一荊子。手題寄遇。遇開封見杖。即曰。此由飲酒僧也。我訓眾不勤。遠貽憂賜。令維那繫磬聚眾。以杖筒量香橙上。行香畢。出眾前。向筒致化。化竟伏地。命維那行杖三下。內杖筒中起。又作垂淚嗚咽。時境內道俗莫不歎息。既而與惠遠書曰。吾不能率眾。和上隔在異域。猶遠垂憂。吾罪深矣。年六十一。卒於江陵(云云)。

  名僧傳第十二
  道恒者

  藍田人。年八九歲。與群小兒。聚沙為佛塔。隱士張忠見之曰。此兒有日龍二理。仕官則位至公輔。為道則振隆大法。恨吾老矣。不得見之。恒少而偏孤。事後母以孝聞。家道清貧。固窮守慎。手學書讀賣。以供養母。終服。與同學道標。俱有名譽。及什公入境。並參詳譯。姚興甚相賞遇。謂有經國之才。有勅。奪恒標法服。詔曰。卿等體閑樂道。服膺法門。曒然之橾。誠在可嘉。但朕君臨四海。治急須才。方欲招肥遁於山林。撫陸涗於屠肆。況卿等周旋諳舊。朕所言盡。各抱幹時之能。而潛獨善之地。此豈朕求賢之至情。卿等篤化之深趣。昔人云。國有驥而不乘。方遑遑而更索。此之謂也(云云)。

  名僧傳第十三

  論曰。問三乘漸解實相曰。經云。三乘同悟實相。而得道為實相。理有三耶。以悟三而果三耶。實相唯空而已。何應有三。若實相理一。以悟一而果三者。悟一則不應成三。答曰。實相乃無一可得。而有三。緣行者悟空有淺深。因行者而有三。問曰。若實相無一可得。悟之則理盡。不悟則面墻。何應有淺深之異。因行者而有三。答曰。若行人悟實相無相者。要先識其相。然後悟其無相。以何為識相。如彼生死之相。因十二緣。唯如來洞見因緣之始終。悟生死決定相畢竟不可得如是識相非相。故謂之悟實相之上者。菩薩觀生死十二因緣。唯見其終。而不識其始。雖悟相非相。而不識因緣之始。故謂之悟實相之中者。二乘之徒。唯總觀生死之法是因緣而有。雖悟相非相。不著於生死。而識因緣之始終。故謂之悟實相理實無二。因於行者。照有明闇。觀彼諸因緣。有盡與不盡。故於實相而有三乘之別。問曰。菩薩之與二乘。既不窮因緣之始終。何得稱悟實相而得道。答曰。菩薩之與二乘。雖不洞見因緣之始終。而解生死是因緣而有。知生死定相不可得。故能不染著於生死。超三界而得道(云云)。
  又問無神我曰。經云。外道妄見我。名之為邪倒。今明佛性即我。名之為正見。外道所以為邪。佛性以何為正。答曰。外道妄見神我。無常以為常。非耶而何。佛法以第一義空為佛性。以佛為真我。常住而不變。非正而何。問曰。何故謂佛性為我。答曰。所以謂佛性為我者。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真性。常存之性。唯自己之所寶。故謂之為我。問曰。若外道妄見神我。以為邪倒者。未知眾生為有神耶。為無神耶。無神者恐空修梵行。修善造惡誰受報應。答曰。眾生雖無常住之神。而有善惡之心。善惡之心。為萬行之主。天堂地獄以心為本。因果相續由斯以生。故常而不存。滅而不絕。所謂中道者也。問曰。無常之神。雖有善惡之心。善惡之心。念念不住。造善惡之心。既當境自滅。未來之心非造善惡之主。云何使未來之心橫受過去之報。有似甲為乙受禍冥司幽罸何其熈哉。答曰。難云。未來之心。不造過去善惡之業。何得橫受過去善惡之報。三後來難。可謂發明奇唱。夫報應之道。不可思議。十住菩薩如能彷彿。豈凡夫末學所可厝壞。且依文句忌言之也。經云。五道受生。以心為本。無常心者。念念常遷。我有古今之異。前心不待後心。而後心因前而有。生死以之無窮。果報以之不絕。經云。劫初穀種。能生未來無窮之穀。神無不滅。心無不因。推穀足以知人。知人足悟無神。是以經云。一切諸法本因緣。空無主。無主之義。豈非無神之明證哉。

  名僧傳第十五
  覺世

  京兆人也。年十二出家。篤信行。無嗜慾。觀世榮利若浮雲。烏學善泥洹大品。立二諦義。以不空假名為宗。論議清辨。與惠[(束*力)/心]齊名。其高談玄勝。以理會心。商略過之。少遊彭城。後來京甸。憩長樂寺。太始中。多通方等經。世手不執卷。而思徹微眇。磐疑石難莫不氷釋。精進勇猛。三業俱勤。弟子僧瑤遇酒小過。戒之曰。縱情殆惰。醉酒飽食。此皆罸性之斧也。婆寒不為。況復息心。若能依律懇懺。特恕一反。若其不爾。便宜遠去。於是門徒肅然。莫不戰慓。四輩崇仰。遠人慕義。春秋五十九(云云)。

  名僧傳第十六
  曇斌

  本姓蘇。南陽人也(王巾云京兆人也)。年十餘出家。事沙門道禕為弟子。患脚疾。不敢下都。元嘉二年乃往江陵。憩於辛寺。飡聽經論。兼修禪律。每苦潭思。情未能達。後於四層寺。中食竟。登般若臺。讀經倦臥。夢見一人。白銀色相好分明。似是彌勒。舉手摩其頂曰。善男子。汝所疑義。數論經書備已解釋。遊方自見。及窹懽憙。因下京都。值僧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