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湧出。作禮世尊。世尊勅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鳴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
  【頌】【標】世尊。因波斯匿王。問勝義諦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義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佛法中。曾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名為一義二義。
  【頌】【標】世尊。因外道問。昨日說何法。曰說定法。外道曰。今日說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說定法。今日何說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頌】世尊。因五通仙人問。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郍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應諾。佛曰。郍一通。你問我。
  【頌】【標】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見。乃至三度入定。徧觀三千大千世界。覔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普眼於是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頌】【標】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迦葉。欲白椎擯。出纔拈椎。乃見百千萬億文殊。迦葉盡其神力。椎不能舉。世尊遂問迦葉。汝擬擯郍箇文殊。迦葉無對。
  【頌】【標】世尊。因長爪梵志索論義。預約曰。我義若墮。我自斬首。世尊曰。汝義以何為宗。志曰。我以一物不受為宗。世尊曰。是見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乃省謂弟子曰。我當回去。斬首以謝世尊。弟子曰。人天眾前。幸當得勝。何以斬首。志曰。我寧於有智人前斬首。不於無智人前得勝。乃歎曰。我義兩處負墮。是見若受。負門處麤。是見不受。負門處細。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義墮處。唯有世尊。諸大菩薩。知我義墮。回至世尊前曰。我義兩處負墮。故當斬首以謝。世尊曰。我法中無如是事。汝當回心向道。於是同五百徒眾。一時投佛出家。證阿羅漢。
  【頌】世尊。因有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而去。阿難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稱讚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頌】【標】世尊一日勅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世尊曰。汝既持鉢。須依過去七佛儀式。阿難便問。如何是過去七佛儀式。世尊召阿難。阿難應諾。世尊曰。持鉢去。
  ○世尊因有比丘問。我於世尊法中。見處即有。證處未是。世尊當何所示。世尊曰。比丘某甲。當何所示。是汝此問。
  【頌】【標】世尊因黑氏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來供養佛。佛召仙人。梵志應諾。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兩手皆空。更教放下箇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却。無可捨處。是汝免生死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頌】【標】世尊因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四禪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劒。持逼如來。世尊乃謂文殊曰。住住不應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為善被害。文殊師利。爾從本已來。無有我人。但以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我必被害。即名為害。於是五百比丘。同讚歎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劒。持逼如來身。如劒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
  【頌】世尊敲髑髏。問耆婆生何道。曰生人道。又敲一。生何道。曰生天。又敲一。耆罔措。
  【頌】【標】世尊因地。布髮掩泥。獻花於然燈。然燈見布髮處。遂約退眾。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時眾中有一賢于長者。持標於指處插曰。建梵剎竟。時諸天散花讚曰。庶子有大智矣。
  【頌】【標】世尊。因七賢女。遊屍陀林。一女指屍曰。屍在這裏。人向甚處去。一女曰。作麼作麼。諸姊諦觀。各各契悟。感帝釋散花曰。惟願聖姊。有何所須。我當終身供給。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無根樹一株。二要無陰陽地一片。三要呌不響山谷一所。帝釋曰。一切所須。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實無得。女曰。汝若無此。爭解濟人。帝釋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我諸弟子大阿羅漢。不解此義。唯有諸大菩薩。乃解此義。
  【頌】【標】城東有一老母。與佛同生。而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回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遂以手掩面。於十指掌中。亦總是佛。
  【頌】殃崛摩羅。因持鉢至一長者門。其家婦人正值產難。子母未分。長者曰。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殃崛語長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問世尊。却來相報。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報言。我自從賢聖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奉佛語。疾往告之。其婦得聞。當時分娩。
  【頌】【標】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