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曰。煩惱自離。曰豈不斷邪。師曰。斷煩惱者。即名二乘。煩惱不生。名大涅槃。曰坐禪看靜。此復若為。師曰。不垢不淨。寧用起心而看淨相。
  ○問見十方虗空是法身否。師曰。以想求取之。是顛倒見。
  ○【標】問即心是佛。可修萬行否。師曰。諸聖皆具二嚴。豈撥無因果邪。又曰。我今答汝。窮劫不盡。言多去道遠矣。所以道。說法有所得。斯則野干鳴。說法無所得。是名師子吼。
  【頌】上堂。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雲淡泞。出沒太虗之中。萬法本閒。而人自閙(頌見韶國師章)。
  ○【標】師問僧。近離甚處。曰南方。師曰。南方知識以何法示人。曰南方知識祇道。一朝風火散後。如蛇退皮。如龍換骨。本爾真性。宛然無壞。師曰。苦哉苦哉。南方知識說法。半生半滅。曰南方知識即如是。未審和尚此間說何法。師曰。我此間身心一如。身外無餘。曰和尚何得將泡幻之身。同於法體。師曰。你為甚麼入於邪道。曰甚麼處是某入於邪道處。師曰。不見教中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有人問。如何是解脫。師曰。諸法不相到。當處解脫。曰恁麼即斷去也。師曰。向汝道。諸法不相到。斷甚麼。
  ○師問本淨禪師。汝已後見奇特言語如何。淨曰。無一念心愛。師曰。是汝屋裡事。
  【評】【頌】【標】唐肅宗問。如何是十身調御。師乃起立曰。會麼。帝曰不會。師曰。與老僧過淨瓶來 帝又問曰。如何是無諍三昧。師曰。檀越蹋毗盧頂上行。帝曰。此意如何。師曰。莫認自己清淨法身 帝又問。師都不視之。曰朕是大唐天子。師何以殊不顧視。師曰。還見虗空麼。帝曰見。師曰。他還眨眼視陛下否(評唱頌古稍異。覽者審焉)。
  【評】【頌】【標】師以化緣將畢。涅槃時至。乃辭代宗。代宗曰。師滅度後。弟子將何所記。師曰。告檀越造取一所無縫塔。帝曰。就師請取塔樣。師良久曰。會麼。帝曰不會。師曰。貧道去後。有侍者應真。却知此事。乞詔問之。師遷化後。帝詔應真問此意如何。真述偈曰。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船。琉璃殿上無知識(應真後住耽源山)。

  【標】荷澤神會禪師

  【標】年十四為沙彌。謁六祖。祖曰。知識遠來大艱辛。將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師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祖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便打。師於杖下思惟曰。大善知識。歷劫難逢。今既得遇。豈惜身命。自此給侍。
  【頌】他日祖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師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乃神會之佛性。祖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師禮拜而退。祖曰。此子向後。設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得箇知解宗徒(法眼云。古人授記人終不錯。如今立知解為宗。即荷澤也)。
  ○【標】師尋往西京受戒。唐景隆年中。却歸曹谿閱大藏經。於內六處有疑。問於六祖 第一問。戒定慧曰。所用戒何物。定從何處修。慧因何處起。所見不通流。祖曰。定即定其心。將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見自知深 第二問。本無今有有何物。本有今無無何物。誦經不見有何義。真似騎驢更覓驢。祖曰。前念惡業本無。後念善生今有。念念常行善行。後代人天不久。汝今正聽吾言。吾即本無今有 第三問。將生滅却滅。將滅滅却生。不了生滅義。所見似聾盲。祖曰。將生滅却滅。令人不執性。將滅滅却生。令人心離境。未即離二邊。自除生滅病 第四問。先頓而後漸。先漸而後頓。不悟頓漸人。心裏常迷悶。祖曰。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脩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頓漸是常因。悟中不迷悶 第五問。先定後慧。先慧後定。定慧後初。何生為正。祖曰。常生清淨心。定中而有慧。於境上無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無先。雙修自心正 第六問。先佛而後法。先法而後佛。佛法本根源。起從何處出。祖曰。說即先佛而後法。聽即先法而後佛。若論佛法本根源。一切眾生心裏出。
  ○【標】祖滅後二十年間。曹谿頓旨。沉廢於荊吳嵩嶽。漸門盛行于秦洛。師入京。天寶四年。方定兩宗(南能頓宗北秀漸教)乃著顯宗記。盛行于世。

  【標】耽源應真禪師

  為國師侍者時。一日國師在法堂中師入來。國師乃放下一足。師見便出。良久却回。國師曰。適來意作麼生。師曰。向阿誰說即得。國師曰。我問你。師曰。甚麼處見某甲。
  【頌】師又問。百年後。有人問極則事如何。國師曰。幸自可憐生。須要覓箇護身符子作麼。
  ○麻谷問。十二面觀音豈不是聖。師曰是。麻谷與師一摑。師曰。想汝未到此境。

  【標】蒙山光寶禪師

  初謁荷澤。澤謂之曰。汝名光寶。名以定體。寶即己有。光非外來。縱汝意用而無少乏。長夜蒙照而無間歇。汝還信否。師曰。信則信矣。未審光之與寶。同邪異邪。澤曰。光即寶。寶即光。何有同異之名乎。師曰。眼耳緣聲色時。為復抗行。為有回互。澤曰。抗